在这个合约中,为了补偿协约国在一战期间本国收到的损失和为了惩罚战争的主要发起者德国,英法美等国设置了苛刻的条件,用来防止德国人的报复。
按照合约规定,德国将归还普法战争时,从法国夺走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北石勒苏益格划归丹麦;西普鲁士和部分东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上西里西亚划归波兰;部分上西里西亚划归捷克斯洛伐克;但泽划归国际共管,称作但泽ziyou市;割让欧本和马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给立陶宛;萨尔煤矿区国际代管15年;承认奥地利duli,并且永远不许与之合并;承认卢森堡duli;归还山东给民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分配。
除了土地上的割让,在军事上,德国也受到了严格监管。莱茵河西岸的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内德军不得设防;德国陆军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和火炮等重型武器,取消总参谋部的设置;海军被限制在15000人以下,只能拥有6艘排水量在10000吨以下的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并且不能拥有潜艇;空军干脆不能有;不能进出口武器、不能拥有化学武器、废除征兵制。
另外,德国还需要支付2260亿马克(113亿英镑)的战争赔款,并且要全部用黄金支付。
最后,德皇威廉二世被判为战争首犯,但是德皇在荷兰被荷兰皇室保护了起来,一直到死也没有抓到。还有部分德**官被判犯有战争罪行,有些遭到了枪毙。
在《凡尔赛合约》签署之后,世界各国的反应都不太一样,首先,英国人对条约还是比较满意的,而且英国人认为这个条约对德国有些苛刻;美国人认为这个条约是欧洲的大麻烦,它虽然限制了德国的力量,但是也严重伤害了德国人民的感情,这对以后的欧洲是个不稳定因素;最后,法国人对条约很不满意,认为条约对德国人的惩罚太轻了,而法国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甚至于签订合约的克莱蒙梭总理在随后的选举中因此而下台。
同战胜国不同,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人,在得知合约的内容之后,愤怒和屈辱感迅速蔓延到了整个德国。在合约签订之初,德国海军甚至在斯卡帕湾中,自沉了所有军舰,表示对合约的抗议,不过面对着协约国的上百万大军,临时成立的魏玛共和国zfu也无能为力,只能捏着鼻子签署了合约。
在合约签订之后,德国国内的保皇派、民族主义者都开始质疑魏玛zfu的签约目的,并且在以后很多年中,把组成魏玛zfu的社民党、**和犹太人称作“十一月罪犯”,并且指责是这些人在德国背后捅了德国一刀,而这种情绪,在纳粹zfu上台之前,一直也被纳粹党当做诋毁zfu的一个有力论调。
在这场长达4年的鏖战中,德奥两国,用尽了全力,在世界各地陆地、海洋和空中与全世界争斗,并且让敌方承受着比自己大一倍的伤亡率。为了打败德国的力量和科学,全世界的所有打过动员了全部力量,以压倒多数的人口、无限的资源、难以估量的牺牲,持续了50个月都无法战胜它。
在这场战争中小国被践踏,一个庞大帝国被打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直到最终把德国压倒之时,近2000万人被消灭,而德国人,也最终吃到了自己酿下的苦酒。
在这场战争中虽然协约国取得了最后胜利,但是欧洲全被打烂了,英国虽然增加了自己的殖民地面积,但是对世界的统治力却消弱了很多;美国人虽然花费了很多代价和年轻的生命,但是它确保了自己在欧洲的利益;而南海联邦在这场战争中,除了借机获取了大量领土和人口之外,还利用这4年的战争,向双方出售了大量的物资,换取了自己需要的资金,并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
从这次战争之后,世界的中心开始慢慢的由欧洲,向美国和南海联邦转移,世界的格局产生了缓慢的改变。
在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合约》之后,大量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知识份子都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失望,他们找不到帮助自己国家的方法,也拿不到能帮助自己国家重新站起来的资源,再加上欧洲流感的肆虐,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了离开祖国,到一个新的国家去,继续自己的生活。
他们很少选择英国和法国,因为这时的德国人已经把英法视为了死敌,有一少部分人选择了美国,而大部分人对于美国插手欧洲的事务,并最后成为胜利者也非常不齿,他们选择了在当时来看,环境、机会和感情上最佳的地方,南海联邦,不管怎么说,联邦最终也没有直接杀死一个德国人,始终保持着中立,还和德**方有过诸多合作。
除了这些知识份子,还有一部分德**方的将领也选择了投奔南海联邦,因为在国内,等待他们的将是审判和判刑,他们不得不离开祖国,到联邦去暂避灾祸。
为了接收这些知识份子和军方将领,刘芾充分利用了手中的任何资源,从大卫的关系网络到海伦娜的家族影响,从施耐德的生意伙伴到自己和乔治五世的私交,再加上南海联邦成为了当时欧洲战后重建和疫情控制的重要伙伴,那些被联邦选中的知识份子和部分军方将领,都被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和方式,连带着他们的家人,被安全送到了联邦,在通过检疫隔离之后,他们就可以用临时身份,在联邦之内短期居住,如果想取得联邦的永久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