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英国还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遍布了海岸线的雷达监测网。从1935年开始,英国就在南部和东部架设这种几十米高的天线阵,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体系,这也是当初受到南海联邦的飞机轰炸的刺激之后才布置的,没想到现在用到德国空军的身上了。
有了雷达尤其是把雷达弄成了一个系统和一个网络,那么英国空军就可以提前得知德国空军的来袭飞机数量和大概方向,这对于防御一方的英国来说,是个绝对的优势,而对于进攻一方的德国空军来说,就非常不利了。
空袭追求的就是突然和隐蔽性,如果对方已经知道了你的数量和目标,对于具备防空能力的防御一方而言,可以从容的安排地面防空炮火、可以疏散或者隐蔽被轰炸目标、还可以部署己方的战斗机出其不意的进行拦截,在这些防御措施下,进攻一方的机群如果不是在性能上超越防守一方很多,基本就是一个悲剧的收场,不仅完不成对目标的轰炸,连自己的飞机还能不能够飞回去都是一个问号。
英国除了以上的这些优势之外,它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手段可以抵御德国空军的空袭战术,那就是来自美国的飞机。虽然现在美国还是中立国身份,但是明人不做暗事这种信念显然并不适合美国人的性格,美国政府只是把整体的飞机拆成了几个部分,然后就以农业机械的名义出售给了英**方。并且还是送货上门,由美国货船负责运输。
这时的美国飞机虽然在性能上也比不了德国的主力战机,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在防御战中,不一定性能就会代表胜利,一对一的纯技术和性能比拼很少发生,只要不是绝对性的压倒优势,双方就都可能被击落,有了这个数量上的保证,英国政府对打胜这场空战的信心就更足了。
反观德国空军的飞机。它们并没有安装雷达这种装置。这并不是小胡子或者戈林脑子糊涂,而是刘芾并没有向德国提供这种技术和设备,他甚至连提都没提这个东西的存在。刘芾不是故意去陷害小胡子和德国空军,他只是不想让这种技术扩散得太快。因为在空战中。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飞机一架不损失。而损失的飞机上就有可能泄露联邦在雷达方面的技术性能,从而引起其他国家的仿制和警觉。
当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和护航战斗机刚刚抵达英吉利海峡上空的时候,就被英国雷达发现。然后通过雷达指挥所指挥可能被袭击区域的防空措施和英国空军的拦截时机和方位。这种统一指挥的方式比起德国空军的分成3个航空队各自为战的方式要高效的多。
德国轰炸机群在波尔兰和南安普顿上空遭到了英国战斗机的拦截,德国护航的bf109和英国飓风、喷火式飞机搅成了一团,由于英国方面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时间,所以在地面炮火的支援下,德军轰炸机群虽然完成了对机场和交通枢纽的轰炸任务,但是损失也不小,单单在13日一天,就有50多架德国飞机被击落,近百架德国飞机被击伤,而英国空军只损失了12架飓风和1架喷火战斗机。
初战受阻,这让戈林非常意外,同时他也承受着来自小胡子的压力,因为他已经向小胡子夸下了海口,打算用4天时间就让英国人投降。
结果14号天气又转阴了,大部分目标上空都覆盖着厚厚的黑云,德国空军只得把火气撒到海峡中的英国船只身上,他们出动了几批飞机对海峡中行驶的英国船队进行了攻击,并打算以此来引诱英国空军出战,但是英国空军没有上当。
在此后的很多天里,德国空军断断续续的在英国南部和中部展开了空袭行动,虽然也破坏了很多英国机场、飞机制造厂、兵工厂等目标,但是距离打垮英国空军还很远。而且德国空军的损失也不断加大。
当时间进入了8月底之后,天气逐渐转好了,德国空军能够连续的对英国本土进行空袭,这让英国空军的压力突然增大了不少。而且德国空军也意识到了那些矗立在海岸边的巨大铁架子不是什么友善的玩意,于是增加了对英国布设在海岸边雷达站的轰炸行动,并成功摧毁了部分雷达天线。
这个变故让英国空军的优势逐渐丧失,再加上英国国内的飞行员数量逐渐减少,英国空军开始露出了败象,德国轰炸机对英国南部和中部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就在英国空军马上就要陷入被动的时候,2架迷航的德国轰炸机无意中跑到了伦敦的上空,飞行员错把伦敦当成了自己的轰炸目标,结果扔下了炸弹。
原本英德两国都默契的遵守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轰炸对方的城市和平民,但是德国飞机的这个举动,没有吓住英国人,反倒激起了他们更大的愤怒。第二天,英国空军就派出了80多架轰炸机,直补德国首都柏林,进行了报复性轰炸,结果由于德国空军的轻敌,英国轰炸机很轻易的就在柏林上空投下了炸弹,这让小胡子非常羞愤,他无脸面对德国人民的疑问,为什么英国飞机能够飞到德国首都来?你戈林不是说一架英国飞机都不会出现在德国领空吗?
戈林也被英国空军的这个举动激怒了,为了洗刷自己的耻辱,戈林下令对英国首都伦敦进行报复性轰炸,全部德国轰炸机都把目标对准了伦敦。结果戈林的这个决定救了英国空军,他们不用四处奔波去拦截德国轰炸机群了,只要在密集的防空炮火之外,对队形散乱的德国机群进行攻击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