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以来,李承乾因“相信”吃过很多亏。/p
起初他相信李世民对李承乾这个嫡长子有感情,以为历史上李世民换太子是因为那个李承乾太不成器。/p
所以他利用后世的见识对大唐朝廷进行改革,设立平章院任命大学士,把朝廷权柄抓在自己手里,结果....../p
若不是他做出了火药,李世民早就把他废了。/p
后来他相信大唐君臣眼光和能力,一力主张直接治理草原各部。/p
因此险些和李世民刀兵相见,不得不设计把房玄龄这样的名相踢出局,才得以命刘仁轨镇守灵州对草原各族实施教化。/p
到了现在李承乾根本就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还会相信长孙无忌,为什么还要对付他?/p
……/p
……/p
这一桩桩一件件让李承乾还相信人太难了。/p
这些纷杂的念头在李承乾心里一闪而过,理智告诉他应该狠下心来命人把李恪拉出去,然后以李恪的名义举旗造反。待李恪“率”军攻入长安大杀四方,再命人拿下李恪平定叛乱,最后用李恪的人头平息人愤。/p
可是当李承乾低头看着的哭的伤心李恪,李承乾还是忍不住长叹口气问道:“你到现在还不肯说出,你为何要入局?”/p
李恪见问抬起头有些不敢相信看着李承乾,到了这一步,连李恪自己都不认为李承乾还有放过自己的理由。/p
李恪之所以痛哭求饶感情也十分复杂,这几年李承乾对他不错,所以李恪既把李承乾当成大哥又把李承乾当成储君。/p
突然发现李承乾可能是要杀他,感情上不愿相信,理智上又知道用他做替罪羊是李承乾当下最好的选择。/p
李承乾见李恪只是愣愣地看着自己,心里越发烦躁,寒声问道:“怎么,你不想说?”/p
李恪如被天雷惊醒慌忙道:“臣弟都说,臣弟都说……”嘴里说着就手忙手乱地往怀里掏。/p
李承乾冷眼看着李恪,等着他给自己一个不杀他的理由,只见李恪双手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捧给李承乾。/p
李承乾看见油纸包外湿漉漉地还沾着李恪的汗水,略迟疑一下才接过来小心撕开,心里暗道:能让李恪一个亲王,在大夏天还贴身收藏的东西。/p
撕开油纸包发现里头是装的是一封李世民给李恪写的信,李承乾见此脸色更加难看,用手拈着两页信纸,寒声问道:“是陛下召你去长安的?”/p
李恪此时已经没有任何想法,见问连忙点头道:“正是,大哥不信可以看信。”/p
李承乾想到李世民不但宠着李治,还暗地里勾连李恪,就是不主动给他写一封道歉的信,心里一阵火大。/p
强忍怒火低头看信,却见信中李世民只是对李恪闲话家常,然后又说自己可能命不久矣,深盼能在死前见李恪一面。/p
看到这里李承乾虽然依旧心里不爽,但也能理解他们到底是父子,至于自己……现在连李承乾都不知道他跟李世民复杂的感情该叫什么。/p
只是最后嘱托李恪写道:现朝廷危机重重,我儿当谨慎行事,“或跃在渊,无咎。”/p
李承乾本能觉得这句话有深意,一时却解不出来李世民意思,因指着这句话问李恪道:“这句话什么意思。”/p
李恪一直跪在地观察李承乾神色,见问到这句心里不由松口气,但想到李承乾也博览经史便不敢胡说,老实道:“这句话臣弟也解不出,但想是让我小心谨慎的意思。”/p
李承乾不信再次质问道:“这是《易经》乾卦里的话,你解不出来?”/p
李恪连忙大摇其头道:“臣弟委实解不出这句话,只是思念父皇和母妃,才急着西进长安……”/p
李承乾不听他废话,直接高声喝道:“仁贵进来!”/p
李恪以为李承乾要让薛仁贵把他带走,急忙道:“大哥——不要啊!”/p
李承乾没好气地看他一眼道:“住口!我让仁贵给我解一解这句话。”说着把手里信递给走进宝帐的薛仁贵。/p
薛仁贵见了先是躬身行礼,然后双手捧着李世民的亲笔信,快速浏览一遍,便抬起头肯定地对李承乾道:“太子殿下,陛下这是要立吴王殿下为东宫太子。/p
李承乾看一眼吓的脸色惨白的李恪,郑重问道:“何以见得?”/p
薛仁贵闻言胸有成竹地道:“太子殿下请看,这最后一句‘或跃在渊,无咎。’虽然可以解为:嘱咐吴王殿下小心谨慎地上进。/p
但是这句出自《易经·乾卦》是九四爻的词,九四往上一步就是天子所居的九五至尊之位,九四仅在九五之下自然是太子当居之位。”/p
李承乾略有所悟地点点头,薛仁贵继续解释道:“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意思就是说吴王殿下继续前进也不会有灾祸。”/p
李承乾知道薛仁贵精研《易经》,这样解释也确实说的通,便信了他的话。因低头问李恪问道:“三弟,仁贵解的可对啊?”/p
“臣弟不知信里还有这层意思,若是知道也不敢把信拿出来。”李恪听了薛仁贵的解释几乎被吓死。/p
李承乾见他答非所问不耐烦道:“我问你陛下给写的别的信呢?”/p
李恪两手连摇慌忙道:“没有了,只有这一封。”/p
李承乾看着李恪一时有些犹豫不决,旁边刘葵忙道:“太子殿下,吴王可凭此信造反!”/p
“不可!”/p
“不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