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盛世太子李承乾>第五百六十三章 ??两军对垒

李承乾沐浴更衣出来时杜正伦、褚遂良、许敬宗、柳奭等一众文官已经进了太极殿,正在安排一众内侍在太极殿前头的丹墀上安设宝座。/p

唐朝举行大朝,全长安城的官员包括勋贵都要参加,一般都有几千人,在室内根本铺排不开,所以都是在室外。/p

具体做法就是,在太极殿前的丹墀上设宝座,皇帝坐在宝座上,大臣从台阶上开始往下排队,根据官职大小从上往下排。/p

官大的站在高处,官小站在太极门的广场上。/p

见李承乾走出来,许敬宗忙上前行礼道:“太子殿下该敲响景阳钟,召集百官上朝了。”/p

李承乾听了沉默了一下摇摇道:“再等一会儿,象儿和苏将军那边还没有音信。”/p

今日是七月十二日,不是百官上朝的日子,李承乾想要搞大事就必须敲景阳钟召集百官。/p

李承乾说罢便拄着拐杖悠悠地走在太极殿前长廊上,李承乾站廊上上往下看,只见太极殿周围已经站满了披甲执锐的将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还有人举着火把,一直到太极门下。/p

李承乾不知道这些人够不够,毕竟对手是李世民……他看着此时空旷的太极殿下的广场,想到今日即将发生在这里的激烈冲突,李承乾又燃起激昂斗志。/p

“参见太子殿下!”刘仁轨从后头走来。/p

李承乾转身,平静地道:“刘卿家平身。”/p

刘仁轨再行一礼,直起身子道:“臣已将长孙无忌一伙逆贼带到。”/p

李承乾知道战斗的时间到了,不由神色一肃,挺胸抬头,看着远处的深蓝的天空,沉声道:“押到承天门外,今日孤王要用他们的人头换关中百年安定。”/p

刘仁轨感觉李承乾身上瞬间散发出无尽威势,忙躬身低头行礼道:“遵旨。”/p

说罢,便转身匆匆离去。/p

李承乾依旧看着发白的天空和渐渐变淡的大星,过了一会儿道:“务挺去敲响景阳钟,召集百官大朝。”/p

“遵旨!”程务挺郑重一礼,转身大步向下走去。/p

李承乾又在这里站一会,才又走回大殿门口。/p

此时丹墀上已经布置的差不多,殿里几个大臣见李承乾走进来,匆匆来到李承乾面前,正要说话,就听见外头传来一声声钟声。/p

“咚咚咚咚咚……”/p

知道李承乾已经命人去敲景阳钟,最多半个时辰就会有大臣进宫,便又匆匆出去准备。/p

……/p

……/p

天光才蒙蒙亮,悠扬的钟声传遍长安城。/p

长安城的官员昨夜都是一夜没睡,在家等着哪一方胜利的消息,然后他们好进宫朝拜胜利的一方。/p

长安城里的人,特别是官员近一段时间都感到心头阴沉沉的,朝中官员都看出来了李世民跟李承乾已经不能共存了。/p

很多没有利害关系的官员想到这里不免,在心里叹一口气。暗道:父子之间,何必闹的你死我活呢?看来这是他老李家祖坟没埋错了地方,所以辈辈出不孝子孙……/p

稍微了解李承乾的官员,会觉着,李世民有些过分了,自己年纪大了,还得了重病,却想什么长生不老,学高祖皇帝退位让贤多好啊!/p

父死子继天经地义,你不可能永远活着的。/p

当然也有人觉的,李承乾不遵李世民诏书就是不孝……/p

……/p

……/p

总之长安城里的官员想什么的都有。/p

不过无论心里怎么想,经过杜荷等人昨夜在长安城大肆抓捕长孙无忌同党之后,今日已经没有敢于站出来支持哪一方的人了。/p

大唐到了今日也才立国三十二年,长安城里的很多官员家里祖上都坐过别的朝代的官,有的自己就是从隋朝过来的,有的家族是从南朝投降过来的,这种改朝换代的事他们见的多了。/p

当然也有个别的聪明的人,想着投机取巧,看能不能在今天表现一下,让新的胜利者记住自己。/p

听见宫里的景阳钟敲响,百官知道这是胜利者在召集群臣,住在长安城的百官纷纷穿上官服,跨上良马,与往日一样前往太极宫去。/p

可是当这些官员走出坊曲,却看见大街上有很多平民百姓也正往皇城方向走,细看这些穿着都比平日干净整齐许多,知道他们也是去参与大事的。/p

心里不免有些疑惑,今日这么重要的日子,这些平头百姓来做什么?/p

他们又能做什么?/p

……/p

……/p

太极宫里这口景阳钟一旦敲响声音能传到数里之外,不光长安城里的官员、百姓听见了,被拦在长安城五里之外的苏定方和他统领得胜大军也都听见了。/p

苏定方昨日率领大军刚过了灞桥就被张士贵率军拦住了,因为当时天色已晚,眼看就要下暴雨,为了大军安全,苏定方便没有强行冲击张士贵的军阵。/p

先下令大军在附近寻找地势较高地方安营扎寨,张士贵知道苏定方带领的大军都是灭高句丽的有功将士,也没有下令对他们发起进攻,两边各自安营扎寨,在风狂雨暴的夜里竟然一夜相安无事。/p

到了黎明时分,天气转晴,李象和苏定方先被野地里的鸟鸣声惊醒,急忙下令大军起床,埋锅造饭,吃早饭了准备出发回长安。/p

不远处的张士贵也于此时醒来。/p

须发皆白的张士贵半坐在虎皮榻上,浑身关节酸痛让他不想稍动,长遍老年斑的


状态提示:第五百六十三章 ??两军对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