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s省高考正式开始。
积压了十年的数十万考生,他们有的不再年轻,但依然满怀激动的走进了考场。
这些考生,有应届的高中毕业生,有下乡的知青,有工厂的职工,还有军营里的军人……
青柳大队在何甜甜的带动下,格外看重知识文化。
这次的高考,大队上下更是积极响应、十分支持。
考生们去县城考试的时候,大队长想办法弄来一辆拖拉机,拉着包括知青在内,一共二十多个考生,一路突突突的赶往考场。
“好好考试,不用有心理负担!”
“这次不行,还有明年。”
何甜甜坐在人群中,小声的安抚着几个明显看起来有些紧张过头的人。
“对!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反正高考恢复了,考大学的路重新被打开!”
只要是公开公正的统一招考,他们就有机会!
搭话的是一位老知青,他已经二十多岁,三年前娶了当地的一个姑娘,去年生了孩子。
他脸上已经有了超越年龄的沧桑,眼底却迸发着灼灼的光芒。
“今年是第一年,考试的人会很多,明年或许就会好很多!”
“大家千万别紧张,放平心态,好好答题!”
这位老知青不知道是在安慰大家,还是在给自己鼓劲儿。
他轻声说着,手却不由自主的攥成了拳头。
“对!杨大哥说的没错,不要紧张,静下心来好好考试!”
何甜甜笑着附和。
不管那几个紧张过头的考生有没有听进去,但至少,他们看起来没有那么紧张了。
“……卓雅,应该也会参加高考吧!”
看到“贺云天”意气风发的样子,不知怎的,刘卫红就想到了卓雅。
她忍不住咕哝了一句。
坐在她旁边的马新华微微蹙了蹙眉头,这个时候,提到卓雅,似乎有些不太合适啊。
不过,卓雅到底跟他们在一个知青点住了两年,勉强也算朋友。
闲聊的时候,关心一下“朋友”的现状,倒也说得过去。
“或许吧!她在学校的时候,学习成绩就非常好!”
马新华作为卓雅的高中同学,对于卓雅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
可惜啊,那时候上大学,不是靠成绩,而是讲究推荐。
卓雅只是普通的工人家庭,想要得到居委会、学校等单位的推荐,并不容易。
所以,高中一毕业,她就被安排下了乡。
一个多月前,卓雅为了回城,嫁给了陈建军,去了隔壁市。
半个月前,陈建军写信回来显摆,告诉大家,不但他有了工作,卓雅也在陈家的安排下,得到了一个临时工的工作。
临时工,还能落户口。
如果是没有恢复高考之前,绝对是他们这些知青梦寐以求的事儿。
但,现在嘛——
虽然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但依着对卓雅的了解,马新华敢打赌,哪怕有了工作,哪怕有了城市户口,卓雅也会考大学。
因为临时工跟上大学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她公婆会答应?”刘卫红就是看卓雅不顺眼,见不得她过得比自己好。
几个参加考试的知青,听到刘卫红的话,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
那什么,以己度人啊,如果是自家的媳妇(或女婿),都有了工作,却还想参加高考,肯定会不答应。
慢说陈家公婆了,就是陈建军,他也未必同意。
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陈建军各个方面的条件都配不上卓雅。
唯一的优势,就是他有工作,还能帮卓雅回城。
可一旦卓雅考上了大学,他的这点优势也就没有了。
一个弄不好,刚刚娶到手的媳妇儿就会飞啊。
“不会的,卓雅会劝着陈建军一起参加高考!”
并且画下一个大饼:咱们夫妻一起考大学,将来毕业了,一起当干部,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何甜甜淡淡的回了一句。
还是那句话,卓雅聪明又有手腕,她总有办法让自己达成心愿!
听到何甜甜的话,众人都静默了。
是啊,人家卓雅可不是一般人。
同样是下乡,同样在农村待着,卓雅却能像个城里娇小姐般白净、矜贵。
皮肤没有被晒黑,手上、脚上没有磨出老茧,没有挨饿,也没有受罪,日子过得比他们知青点所有的知青都好!
她也是最先回城的一批人。
如今,大家都能参加高考了,卓雅又岂会错过?!
那样聪明的一个人,只会比大家过得更好,而不会更差!
刘卫红也明白这一点,但她到底有些不忿。
左右看了看,目光落在韩冬梅身上,咦,她怎么忘了,这位可是最讨厌卓雅的人啊。
刘卫红便冲着韩冬梅说道:“冬梅,你——”
她想挑唆一下韩冬梅,让她跟自己一起讨伐卓雅。
韩冬梅却摆摆手,“我跟卓雅不熟,她的事儿,我不知道。再说了,也和我没关系!”
她当初会嫉恨卓雅,是为了贺云天。
现在,她连贺云天都不在乎了,又岂会关注一个卓雅?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背几道题,多看一会儿书呢。
韩冬梅在系统的高压之下,竟真的变得爱学习起来。
过去的一两个月里,她很少关注别人的是是非非,只一门心思的复习。
她怕啊,怕系统苏醒后,会跟她算总账。
所以,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