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回到明末建工业>第321章 实现电报

“动了!动了!”

有人低声呼喊。

在马达与发电机之间,完全没有转动装置,中间只是两条电线。

可是在一阵火花闪动后,远在数米外的电机马达也转动了起来,这样的情形让所有人惊叹。

先前的电动机也有过些许反应,可没有这么流畅,宋应星把脑袋探过去,听着这声音不大,也明白就是王上口里所说的磁场对电力的受力作用。

最近半年的时间里,夏国的大学都逐渐引进电力与磁场力的概念,并且有发电机的模型供人学习。

“殿下,这电机的动力或许不如蒸汽机,但胜在便利,而且噪音小。

要是铺设上电线,或许有其他用途。”

宋应星思索着说道。

国内一直在摸索建设所谓的流水线工厂,可是要做到基本的自动化,光有蒸汽动力可不行。

这电动机或许能有些作用。

“说到电线,当下的铺设情况如何了?”

陆舟接着询问。

其实他做电动机是一时兴起,主要的任务还是要把电路设施给布置好,这样在通讯和成产方面才能有更大便捷。

不然鼓捣出这电动机也不能充分使用,陆舟还想着,明年夏天或许能用上电风扇。

“已经布置好了一条线路,就是不能铺设过长,容易漏电。”

宋应星如实答道。

“具体是有多长?”

陆舟仔细询问,电线这事去年就提了,可是在发电机的功率方面又摸索了好一段时日。

加之没有塑料封胶,现在的电线完全是用涤纶与纱布缠绕,时间久、碰上恶劣天气的话容易潮湿入水。

短距离的布线倒还好,如果要是远程架设电线的话,就还比较困难。

陆舟只能是定好几个方案,让研究院的人去逐步摸索。

“最远能连到两里外。

陆庄现在那边已经布置好了,听徐光明来信说,他们能在两里外的地方,让电灯亮起来。

现在电灯也能使用了,就是每半个月得换......”

宋应星又解释了一番基本情况,就是在两里的范围内,电线一个月下来损坏的情况不超过三次。

这样的质量还是基本可以接受,毕竟现在电能的功率也不能控制稳当,初期的电线肯定是会有各种烧坏的可能。

“嗯,这样也不错了,发电机多造几台。

今年冬天开始,在归化城小部分范围内布线。

还有先前派人研究的密语。

在这个月我要看到方案......”

陆舟口中的密语,就是类似于后世电报使用的莫尔斯电码(摩斯密码)。

是利用电流的“通断”和“长短”来代替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信息。

而其实,有线电报的电码有很多种。

在基于摩斯密码的基础上,清末也尝试创造过专门用于传递汉字的代码。

陆舟只是说了基本原理,好让夏国人能鼓捣出自己的特色。

而且,现在的电机不过是开了一个头,之后的有线电报机很快就要出现。

宋应星听到密语却是一阵头大。

这类事情他似乎不太擅长,是拜托给吕不川那边去弄了。

“殿下,吕不川那边或许很快就会有方案传来。

这段时间吕部长聚集了一干河套的学者,似乎已经弄得差不多了.......”

宋应星回答。

陆舟闻言召来吕不川,好消息是密码的大体思路已经缕清,吕不川让人来演示一番,传递十几个字不成问题。

“嗯,看起来还行。

接下来要结合电信号的规律,以后用电线来传消息。”

陆舟满意的说道。

而在陆舟看来,无线电报也可以开发,但就是有些零部件暂时难以制造,许多理论细节需要攻克,相对于有线电缆的话,还是要困难一些。

同时研究也人手不足,还不如尽快将有线电报给做出来使用。

吕不川等人皆是点头,可心中压力不小,有线电报原理简单,陆舟提前就给大家说过基本情况。

可其中涉及到许多环节都是从零开始,一步一步的走下来,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大家放心,也不用过于焦急,失败了之后还可以再尝试。”

陆舟最后是和颜悦色的说道。

对于科研这方面,陆舟的态度一直都是比较宽松,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与压力,更多的时候是支持和引导。

“尊令!”

众人面露恭敬,对于王上的要求,自然是要全力以赴。

......

两个月后。

归化城郊外,一处宽阔的空地上。

一支巨大的热气球缓缓升起。

吊篮上依旧还是四人一组,只不过这次热气球下方连着两条长长的线缆。

热气球上的观察手不断眺望远方,吊篮内的另一人负责拍打装置。

线缆的另一端,陆地上,还有一个粗糙的接收装置,随着接收装置上的火花不断亮起。

边上一位文书在白纸上飞快的记录,半个时辰过后,天空上的热气球降了下来。

文书拿着纸张快速禀报:

“启禀王爷,远处骑兵二十,往东行两里,偏西行三里,正面向归化城袭来。

请警戒!”

陆舟点了点头,接过纸张,上边是一串奇怪的符号,而所谓的警戒不过是一次演习。

片刻过后,战马嘶鸣。

许三带着二十骑马归来。

“殿下,我们大概往东走了两里,又往西行三里,最后归来。”<


状态提示:第321章 实现电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