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江山一锅煮>第一百四十七章 要说分离不容易

传旨太监是安德海,跟他一起来的还有那个英王刘盲,也许是长大一岁的缘故,刘盲在见着刘病已的时候并没有以前那那基情,在他的眼神中多少还有点害怕的味道。

刘病已当然知道他为何害怕自己,上次在泰山武林大会时,自己以刘盲为人质,心里虽然没有想过要杀他,但在他的心里还多多少少有些阴影的。

不得不说,这个名义的堂弟对自己还真是不错,纵算自己那样对他,当他听说安德海要来泗州城时,便偷偷地跑出来,目的也仅仅是想见见这个让他既敬又怕的皇兄。

刘病已见他一片赤诚,心里也暗自感叹,不管自己是不是穿越过来的,但在众人的眼中,那此人跟自己就是兄弟,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就不应对他太坏,毕竟算计自己的是他的父亲而不是他。

上辈的恩怨不能让他这一辈来承担,这是刘病已再见刘盲时想得最多的问题,心里也暗暗告诫自己以后要对这个名义上的兄弟好点。

刘盲也没想到刘病已对自己的印像大改,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心中的害怕顿减几分,对眼前这个堂兄,他还真是没有什么花花肠子。

在两兄弟相互打完招呼,道过离别之情后,安德海这才展圣旨,人模狗样的宣读起来,而杨士瀚也是象征性的接过圣旨,随手就递过旁边的杨排风。

安德海刚进来时的注意力都放在杨士瀚跟刘病已身上,还真没留意到人群中的杨排风,毕竟杨排风并不是那种异常张扬的人。

当安德海看到杨排风的时候,脸色顿时就绿了,作为皇上的近侍太监,他当然知道抽调杨士瀚的意义,却没想到这杨排风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

这时他才想明白为何这一路上不是断桥就是断路,不是掉车轮就是掉钱包,无奈之下只好让地方官员派车随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才好点。

原本七天的路程他走了二十一天,足足迟到半个月,对杨门女将的本事,长期居住在开封的安德海自然知道,有半个月的时间,看来他们的交接是早就应该完成了。

皇上想釜底抽薪,如今这薪虽然抽调走了,换来的却是煤炭,这杨排风久经战阵,带兵打仗的经验可比这个杨士瀚要丰富得多。在他的心里,皇上这一招还真是得不偿失。

安德海能在众多的太监中脱颖而出。察言观色的本事自然是有的,从刘病已他们的神色上看,皇上这招釜底抽薪是薪没抽着,反而有点打草惊蛇了。

打草惊蛇就打草惊蛇罢,安德海其实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因为对任何一个留恋权势的人来说,都不会容允自己的控制范围内还出现一股自己没法控制的力量。更何况这股力的掌控者,还是自己以前要追杀的对像。

刘病已既然能从一个小乞丐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做到权势倾天,这个道理他自然是想得明白的,也无谓打草惊蛇了!

安德海在传完旨后,既没有回到刘病已给安排的凌霄阁中,也没有住到城处的驿站,而是借故欣赏泗州城的繁华,四处转悠去了!

他这样做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他只不过是想借着游玩之名。尽可能地打探泗州城的虚实,以便回去向皇上交差,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安德海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对安德海的伎俩,刘病已自然看得真切,但他也没有刻意地去阻止,不战而屈人之兵,适当的量量肌肉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

安德海虽然出去了,但刘盲仍然留在候爷府,他是看来皇兄的,不是来泗州城玩的,他只想跟刘病已待在一起。

更主要的是在刘盲的心中,刘贺跟刘病已都是自己的家人,对他们两人的恩怨他也间接地听江湖人士讲过,也间接的听朝中大臣议论过,他真心不想他们刀兵相见,所以想在他们中间做个调停。

对刘盲的想法,刘病已自然知道的,对刘盲的期盼,心里也只是一声叹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在高位则更加如是,很多事情也由不得他们的主观愿望去进行。

刘病已既然想过要对刘盲好点,加上杨士瀚午饭后便将离开泗州城去走马上任,虽然昨天晚上大家喝得不亦乐乎,但兄弟情深,吃多少喝多少都表达不出他们之间的情谊。

所以中午这餐,刘病已又想亲自下厨,却被杨排风拦住了,对刘病已调拌出的佐料,杨排风可谓是非常的推崇,因此这餐离别宴,她也想亲自动手,同时也表达出她对她的小少爷的祝福之意。

对杨排风的厨艺,刘病已可说是放心得很,而小昭跟郭襄见她下厨,很自然地打起她的下手,帮她清菜洗碗什么的。

至于东方不败,武功虽然高到极致,但说到厨房里的事还真不是她的强项,自然没有进去帮忙,而是陪着刘病已在天井中喝茶。

离别是伤感的,这杨士瀚还没离开泗州城气氛就多少有点伤感的味道了,这是杨士瀚的第一次出征,而且还是个半大孩子,虽然他的武功盖世,但大家对他还真是有点担心。

按照张丹枫的意思,是从泗州城里挑选出二十位武功较好的人作为他的亲兵,随时保护着他,同时也可以防止其他意欲不轨的人对他暗下毒手。

对这个建议,杨士瀚并没有采纳,说到单打独斗,他是非常推崇这帮江湖好汉的,但说到战场斯杀,他还是喜欢带着天波府的兵。

华夏朝的军制跟其他的朝代有点不一样,华夏朝采用的是募兵制,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七章 要说分离不容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