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不是杨丰杨大人吗,杨大人也有高见吗?”扶苏笑眯眯的看着杨丰。
杨丰此刻心中惴惴不安,他完全是硬着头皮出来的。
“陛下,臣以为官吏改革缓缓图之。”
杨丰话非常短,但中心意思扶苏是听明白了。
眼眸中精光一闪,这杨丰还真是个聪明人,缓缓图之,最后就会不了了之。
“为什么?”对于每个人,扶苏都是公平对待,给你解释机会。
但你必须把握住,如果把握不住,那就对不起了,就该我收拾你了。
“陛下,牵扯太大,而且这些人全部放到百越难免会有怨气。”杨丰实在是编不出来了,总不能说我拿着这些人的供奉,不能让你裁撤吧。
这话算是万金油的话,对于陛下没有得罪死,对于同僚也交代的过去。
刚刚赵温瑜的下场,他就看出来了,陛下是铁了心了,没看三公根本就没有人站出来说话吗?
肯定是早就商议好了,今天不过是个过场罢了,自己回去该退钱,退钱。
不能退的在想办法。
“杨大人,多虑了,退下吧!你的好意朕知道了。”扶苏一听就知道这位杨丰是在耍花招,根本不是诚心的阻拦自己。
所以也十分的给面子的说了句场面话。
毕竟不能把所有人都去职了,赵温瑜那是确实岁数大了,都那么大岁数了还担任九卿这么重要的职位,怎么可能做好。
都说姜是老的辣,但是他这也太老了。
而且水至清则无鱼,在座的官员哪个敢说自己是绝对干净的?
不敢!
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私心。
所以暂时扶苏还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都是始皇帝时期留下的老臣,只能慢慢的踢出去,等到皇家学院第一批学子走向工作岗位,基层干部就有了。
“诺。”杨丰没再说什么,直接退下了。
杨丰的动作瞎子都知道,这就是出工不出力啊。
但一时间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扶苏将政策推行下去。
可以遇见,大秦这次要地震了。
政策有条不紊的进行,预料中的骚乱并没有发生,所有人虽然心有不甘,但还真不敢扎刺。
大秦日益强大,这群人只能认命。
那次朝会过后的大概几个月后,秋收的时节终于要到了,经过这段时间不断的精简,各地政令为之清明。
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感念扶苏陛下的恩德。
而被精简的人员,也陆陆续续的都被集合在咸阳,按照扶苏的想法进行最后的培训。
全国四十多个郡县,大概精简下来两千余人。
扶苏为此特意在咸阳城举行了一场培训班。
入职培训。
这次培训的内容,不再是什么经典史集,而是根据自己所要任职的官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你去当秘书的就得知道秘书的职责是什么,需要掌握什么技能。
你要是去推广新种子,那你得知道这个植物的各种规律,什么时候播种,施肥,浇水。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要两个字。
务实。
不会你就接着培训,什么时候合格了再去当官,哪怕这是百越地区的官。
如果连续三次不合格那对不起,拜拜了。
直接踢出去。
新作物土豆的长势喜人,再有几天就要收获了。
各地卫所管理种植的土豆更让当地的官员兴奋。
都知道好日子要来了。
就在扶苏在咸阳城考察土豆种植情况时,典客李文耀突然跑过来报告。
“陛下,匈奴头曼单于使团入了咸阳城了。”
典客虽然位列九卿,但是在大秦中现在是最没有存在感的。
原因就是,典客掌管着外交,和民族事务,但是大秦周边都让大秦给打怕了。
跑的跑散的散。
这典客就有点尴尬了,完全没有存在感。
这次匈奴头曼单于派人来咸阳城,让李文耀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这才急忙跑过来。
“头曼?他派人来干什么?查清楚了吗?”扶苏早在一个月前就接到了边关消息。
说的就是头曼派人来秦的事,当时扶苏批准了,他想看看这个头曼单于有什么想法。
匈奴部落被已经被大秦驱赶到了漠北草原了,现在对大秦来说根本就构不成威胁。
“陛下,头曼单于使团由匈奴国师智利亲自带队,匈奴公主也在其中,说是和亲?”李文耀不太确定的说了一句。
他认为匈奴就是养不熟的狼,早晚都要反噬的,所以虽然对匈奴来人比较兴奋,但是心中还是保留着应有的警惕。
进城以后直接就安排在驿站,派兵看管了起来。
“什么?和亲?”扶苏惊讶的看着李文耀。
匈奴真的被逼到这个地步了吗?
在他印象中,匈奴人虽然落后,但是骨头硬,轻易不会低下头颅的。
这次居然要和亲,肯定是发生了大事。
不然不可能会这样做。
“通知黑冰台,刺探匈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不论什么手段,撬开匈奴使团的嘴。”
“至于匈奴使团,先在驿馆安置,暂不召见,就说我没空,”扶苏说完又补充了一句。
匈奴使团的到来,他隐约感觉到了时机的到来。
至于为什么他也说不清。
但是他意识到这次操作得当肯定能拿捏住匈奴这个凶狠的民族。
不打无准备之仗,先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