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仙侠修真>2013>第四十二章 失效的渐变理论

“哦?说说看?”张蕴严挑了挑眉,虽然让林忍冬说下去,但是心里却没有报多大的希望。因为这个年轻人是昨天才来到这里的,他们研究了一个月还没有多少成果。不过,往往答案都藏在假设之中。小心求证,大胆猜测。

林忍冬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道:“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林忍冬,脑外科医生,专研脑神经外科方向。我是从昨天早上才接触‘该隐’计划,所以非常仔细地从头到尾看了研究报告。”

“我对变异者几乎没有重样的异能非常感兴趣,因此特别关注了一下他们对于产生异能的发现过程。14号异能者,能力是侵入并干扰电子产品,在报告上写的是,他当时很想和外界取得联系。39号异能者,能力是双手会产生超高温,融化钢铁制品,并且按照自己想要的形状锻造。报告上表明的是他想要制造利器,想要破门而出……还有许多许多例子,大部分都是在他们非常强烈的需要一种物品或者想要做什么事情之后,才产生的异能。”

“嗯,确实有这个发现。韩承云说他发现自己的异能时,也是求生**很强烈,但是却具体到某种愿望上来。他希望自己能瞬间移动到远处的地方。他曾经和我说过,若他的愿望是其他一些,或者只是想活下去这样笼统的概念,也许他就活不下去了。”张蕴严回忆道,“不过当我追问他这句话的意思时,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所以,我认为,异能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δshe线的照she,而另一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异能,则是由于他们大脑的意愿。”

在场的人都露出注意的神情,其中也有人提出过这个观点,但是都没有得到有效的结果,他们都想听听这个年轻人是否还有新的发现。

“事实上,这个和我之前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有关,那就是,失效的渐变理论。”林忍冬只说了这一句话,也不用再继续解释这一点,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个失效的渐变理论是何意思。这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理论。

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所有生物都需要经过漫长岁月才能进化而成。例如人类则是由猩猩渐渐进化而成。

但渐变理论表明,自然界允许逐步的进化,但却不允许跳级的进化。例如不可能在未有猩猩之前就已经出现人类。

然而人类的大脑却违反渐变原理,是跳级的产物。

举例,人类的长期进化令人有五只手指,这五只手指必定是物尽其用,不可能在生活中有一只或多只手指没有任何用途。另外人类的眼、耳、口、鼻、肺、心脏等一切器官同样遵守渐变理论,因此人类不可能出生时有两只耳朵,但只用一只耳朵有用而另外一只耳朵无用,又或者人的肺有两个、肾有两个,但人永远不会只用一个而停用另外一个的现象。

这说明因渐变进化而产生的复杂人类器官都是物尽其用,不会有浪费的现象发生,甚至大部分器官都会因超额度负荷而逐渐衰退,直致最后完全失去工作效能并导致我们生命结束。

然而十分奇怪,人类的大脑却与这些器官相反,成为人体中最有用但却浪费最多的器官。

当然有个别人由于基因突变,出生时可能有一只耳朵聋了,但这仅是个别现象。然而人类的大脑只利用了10的潜能,并且是普遍现象。可以这样假设,如果进化论都适用于解释人类的大脑机制与其它器官的机制,那么人在出生时,应该长有10只眼睛,而人类却只用其中一只眼睛,与此同时,人类却渴望充分利用另外9只眼睛,因此人类就像煅炼大脑一样,不断煅炼这9只眼睛,使其最终充分为人类服务,显然这种推理并不合理。

另外人类大脑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现象。人类的身体容许存在个别浪费能量的现象,例如一部分身体结构组织失去效用,由另一种没有太大用途的结构组织取而代之而发挥原本组织的效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没有太大用途的结构组织必定是在原先有用的结构组织失效时则可发生效用。但人类大脑却不一样,不会因为10的大脑死亡,则有另外10的大脑完全顶上岗位而发挥原来组织的所有效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暂时无有用途的结构组织在身体上所占的比例极其少,因为存在过多暂时无用的结构组织会无谓地占用生命资源,反而在粮食紧缺的自然界中缺乏竞争力,一早就会被自然所淘汰。反观人类的大脑,有用与无用的组织资源相互比例竟然高达1:9,这显然不合常理。

如此同时,在所有身体器官中,脑在消耗能量上最贪婪,这使得多余的大脑产生了惊人的能量浪费,这与进化论的思想亦是相悖的。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安静时,大脑消耗氧气和葡萄糖的速率数倍于所有其他组织。虽然大脑只占全身重量的2.5,在普通状态下,它却要消耗全身20的能量。脑消耗量如此之高,以至于仅几分钟缺氧,脑就会死亡。

显然如此浪费的大脑潜能按进化论解释,将被大自然所淘汰。

可是,这样浪费的大脑却实际的存在着。

林忍冬把所有人的表情都收入眼底,然后看向坐在旁边的胡赐琛,在得到他的鼓励之后,顿了顿再次说道:“所以我认为,这次通过δshe线产生的异能,是生物史上的又一次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他的话就像炸弹一样,话音未落,会议室里就沸腾了起来。

胡赐琛赞赏地看着自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章 失效的渐变理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