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国势>第050章 北方战争(25)

第050章 北方战争(25)

经此一役以后,马恩河突出部的德军便成为了孤悬在外面的尖刺。

在圣米耶尔突出部取胜后,潘兴迫不及待地向福煦发出信件,要他“立即”使一百四十万法军作好战斗准备,“以便能毫不延缓地发动一次重要的进击,永远消除对巴黎的威胁”。他在日记中写道,“眼下,我深信,如果迅速发动进攻,那么,由于在这条战线上的德国人,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他们会使协约国立即获得决定性的结果。”当然,潘兴自己迫不及待地想对马恩河突出部发起进攻——前面的战斗是美国的单打独斗,已经证明了美国人的威力,现在的联合作战,是对美国领导协约国整体武装的第一次真正考验,因为原来英法都看不上美军的战斗力,现在却不能不完全展望了。

两天之后,英国远征军司令黑格见到了潘兴。由于对主要进攻方向存在差异,因此英法之间的小动作不断,无非现在美国人据首要地位,英法为了维系合作,不能不听从潘兴的指挥——尽管,英国人对尽快收复比利时比尽快消除对巴黎的威胁感兴趣地多

尽管发生了种种争吵,但黑格率领的部队还是发起了攻击,德国人正在慢慢退回到兴登堡防线。澳大利亚人夺取了圣昆廷山,从而使德国的防线退到索姆河沿线。天黑以后,澳大利亚-新西兰军团把大部分野战炮和重炮运过了索姆河,同时,英国第一集团军和加拿大人正准备对兴登堡防线往北延伸的德罗古-克万特阵地发起进攻。

经过激战,极为重要的德罗古——克万特阵地终于被突破了。这意味着兴登堡防线的南端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一局势加上澳大利亚又攻克了更靠南部的圣昆廷闪,意味着德国人将不得不大举撤退。鲁登道夫不得不做出放弃整个突出部的决策,以便缩短防线,加强防御能力。黑格获悉许多德国人不战而降,还有许多德国人拒绝服从他们军官的命令,因此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这是确实的,那么我认为结束战斗的时刻就为期不远了。今天的战斗确实取得了重大的、辉煌的胜利。”

为了持续作战,德国最高统帅部已着手让全国人民为出现最坏的情况作好准备。放弃马恩河突出部的第二天,由兴登堡发表的一项声明正通过报纸和竖立在每个城市和乡村的标语牌转达给全体德国人。”

我们正在同敌人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声明以这句话开头。”如果单是数量上的优势就能保证胜利的话,那么,德国早就被彻底摧垮了。不过,敌人懂得,单靠武器是不能政府德国及其盟国的。“因此,敌人正力图动摇德国老百姓的一直。”敌人想毒化我们的灵魂,并认为,如果德国人的灵魂被腐蚀了,他们手中的武器也将失去锋芒。“兴登堡谈到了协约国的飞机在向德国部队投掷炸弹时散发的大量小册子。不计其数的”毒箭“对这次战斗的情况散播谎言。敌人的这些小册子有许多正流入德国本土,并在人民当中传阅。”人们在餐桌旁,在家里,在车间、工厂和接到上都在谈论这些小册子。“敌人还在瑞士、荷兰和丹麦散布出最恶毒的谣言,对国内人民的斗志发起了进攻。这些谣言席卷全国。“这种毒素在休假的军人身上产生了影响,并通过信件传播到前线。我们的敌人再次得意忘形。……因此,德国的军人和德国国内的人民必须记住,如果你们听到或看到哪怕是一点点这些以传单或谣言形式传播的有毒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从敌人那里来的,从敌人那里来的东西对德国是毫无帮助的……要提高警惕,德国的军人和德国国内的人民。”

当天晚上,收获所有坏消息的威廉二世歇斯底里的态度再次爆发,他用拳头敲着桌子。“现在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他大声说道,“可怜的祖国!”

有几个人试图安慰德皇。冯.米勒海军上将不太相信他听到的消息。他提到,他们曾碰到过比这更困难的处境。例如一九一四年秋天,他们弹药耗尽,达达尼尔海峡随时都有陷落的危险。但皇帝陛下闷闷不乐地坐下来。他试图吃些东西!但一口也咽不下。更不寻常的是,皇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第二天就卧床不起了。

虽然德国人还不知道西部战线的失败到了何种程度,但流传的谣言说失败得很惨。为了消除公众的疑虑,皇储威廉在德皇病倒后的第二天向报界发表了一项声明。“在这场战争中遭到灭亡的只会是敌人,而不是我们。我们不想消灭任何一个敌人。不过我们决心保全自己……不应把胜利一词理解成我们要消灭敌人,而只应理解为我们决意保全自己,不使我们自己被征服。”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很可能是政权动荡,皇位更迭的前兆,德国的处境,第一次让不妙展现在了所有大众面前。

在西线的协同进攻终于得到了在马其顿和中东的战斗行动的配合。在希腊北部沉闷的萨洛尼卡战线,英国、法国、塞尔维亚和希腊联军向保加利亚人发起了进攻。由于支援他们的德军已撤到了西线,这支联军轻而易举地突破了保加利亚人的防线。孤军作战的保加利亚人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因为他们已经确信,德国的事业已经完结了。不到四天,保加利亚人就逃之夭夭,2个月后,保加利亚率先投降。。

随后,德国人在巴勒斯坦也遇到了灾难。那天凌晨,艾伦比对由利曼.冯.


状态提示:第050章 北方战争(2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