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最才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至于是谁的诗词,某也不放在心上

“你是……叫什么呢,咳,我这记性。”吴节在李历心目中也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若不是看到银子的份上,他才懒得理睬。

吴节正要报上自己的名字,李历却将头转过去,对严世藩说道:“东楼,就在这里了,且坐下看戏听曲。”他不过是芝麻绿豆官,可在小阁老面前却直呼其字,显得很是亲热。

让吴节有些尴尬。

说来也巧,严世藩和李伟的座位就在离吴节不远的地方。

这几人说话的声音,听起来异常清晰。

看到官员和士子门的恭维,严世藩一脸的傲态,只微微颔首了事,显出一脸的威严。

倒是李家父子显得很是得意,今日来了这么多客人,就连威势一时老也亲自到贺,让他们父子都觉得面上有光。

二人当中,李伟出身不高,李历更是个粗坯,喜欢化界的名人们大声攀谈起来,只片刻就将气氛弄得热烈起来。

大家说了一会儿闲,见李历对自己如此热情,一张冷脸的严世藩也露出笑容,开始说话了。

今日既是李伟的寿宴,又是新老两大花魁的比试,众人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转移到这上面去了。

就有一个与小严熟悉的文人笑道:“东楼先生,今日新老花魁比试,确实是件值得一看的妙事。据说那湘月姑娘是东楼的红颜知己,却不知道你又为她作了什么新诗。以东楼你的才情,定然是极好的。”

古代的娱乐业很是匮乏,明朝的社会风气虽然比起前朝而言要内敛得多,可名士和官员们与青楼名妓交往却也是文化人的一种社交方式。

说起逛妓院,确实不那么好听。

不过,妓女也分三六九等。

那种一见面就宽衣解带,公鸡对母鸡的,只不过是贩夫走卒才干得出来的。对于士大夫们来说,却是非常下流的。

所谓的名妓、清馆人,有点像是民国时的名媛或者交际花一类,同她们交往,多是诗词唱和,同皮肉生涯倒没有任何关系,是一种被上流社会所认可的雅事。

说话这人是严世藩在国子监里的老师,在士林中颇有声望。因此,径直以严世藩的字相称。

严世藩难得地一笑,将头转过去,道:“诗词小道,何足挂齿。”

话语虽淡,却透露出一种得意。

“小阁老如此自信,看样子这场花魁之争也没什么好比的。”就有人恭维道:“虽然少了几分激烈,可能够听到你的新诗,也算不白来这一趟。”

“是啊,谁不知道湘月姑娘之所以如此之红,还不是因为有小阁老每十天一首新诗捧着。”另外一个士子讨好地插嘴:“若说起诗老相比的,当今天天下,惟有七子和徐文长。不过,七子名气虽大,依我看来,才情也是一般,就文章写得老辣而已。至于徐青藤,画画自然是很好的,诗老。对了,既然如此,这花魁之争也不用比了。难不成那彩云还得了新诗,可想来这天下间能在诗老相比的,还没有生出来呢!”

其他诸人也纷纷随声附和。

严世藩微笑着道:“不过是一场比试罢了,权当是文人雅集,也不需分出输赢。至于彩云今日所唱的新诗出自何人之手,却不要紧,某也不放在心上。”

“好,小阁老是不用放在心上的!”众人都是一阵叫好。

“是啊,究竟是谁作的新诗,对小阁来说都不重要,反正他也比不过你的。”更有个官员马屁连天。

另外一个举人道:“其实,彩云今日要唱谁的诗词我好象听人说过,据说她确实是得了一首新词,还不错。作者是顺天府的一个举人,叫什么吴节,好象得了今科乡试头名解元。”

“解元很了不起吗,乡试三年一次,这大明朝活着解元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中了解元之后屡试不第,一辈子中不了进士的大有人在。”

“是啊,这人别看现在小有名气……恩,仅仅是在顺天府小有名气……也许两个月之后,进士科一出,大家只会去关心究竟谁中了进士,至于乡试的解元是谁,估计也没人知道了。”

“对,用不了两个月,这人就要变成一个无名之辈。”

“对晚生来说,他就是个无名之徒。”

……

ank">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七章 至于是谁的诗词,某也不放在心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