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外星继承人>第五章 趴窝的伊娜号
息场景。

还有程远乘坐的那个白球飞行器,可以随时好像一滴水一样没入地板中,跟地板融为一体,从一个飞行器,变成一个指挥台,也可以随时从地板中或者墙壁以及天花板中冒出来,搞的就好像印象中的液体机器人一样。

按照伊娜的解释,这是因为飞船的所有材料,其实都是微纳米级的,比细胞还小的纳米机器人聚合体,只要飞船的主核心程序,也就是伊娜的本体没有受到致命创伤,那么整个飞船的一切就可以随时根据命令自由的分解并组合,所以才有拆掉次要舱室当材料,补充主要部位的行为。

打个比方,整艘飞船其实就是程远肉眼看不见的,比细胞还小的一群群小机器人在叠罗汉,或者搭积木构成的,这些小机器人就好像人体内的细胞,是基本的构成。

只不过人类的细胞是水、蛋白质等物质构成的碳基生命,而伊娜号体内的小机器人,或者说细胞,是由更特殊的,具有金属跟非金属特性的物质构成。

还有就是,人类目前还不可能控制身体所有的细胞行为,但伊娜号却可以控制每一个细胞的行为。

这简直就是仙侠里化形的级别啊!

所以才说,整个伊娜号飞船,不是一个人工机器人,不是一个碳基生命,也不是什么硅基生命的,以特殊的,地球还未知的材料为基础构成的人工生命体!

正是因为伊娜号是一个活的,她才能具有生命体的一些特征,比如智能的灵活性,以及在受损后及时靠吃东西补充回来。当然,她的这个吃东西,可不是吃蔬菜肉蛋奶之类,人家是直接吃金属石头之类无机物的东西,然后再转化成体内的那种比普通细胞还要小的纳米机器人。

硬要说的话,跟变形金刚有点接近了。

对此,程远只能感叹一下,外星科技就是外星科技啊,不服不行,居然是一艘活的飞船,完全把复杂跟简单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这才是艺术啊。

伊娜号上使用的动力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动力晶体供能的模式,这种动力晶体体积很小,占用空间不大,只有一个足球大小,但却可以直接利用或者转化宇宙中无处不在的暗能量以及反物质,从而源源不竭为飞船提供稳定而强大的能源。

这种动力能源晶体的能量密度比核聚变还要大,却又比核聚变稳定的多,是宇宙航行中最优质的动力模式之一,也是伊娜号唯一能用的能源,因为伊娜号体内的基础组成部分,也就是纳米级别的小机器人,也是有代谢过程的,他们除了吃正常的物质外,还要吃这些经过吸收转换的暗能量暗物质的,能提供这些的,只能是那种特殊的动力晶体。

说白了,这个动力晶体,并不是心脏之类的器官,而是一个特殊的胃,可以吞吃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自己所需的能量。

但问题是,因为空间风暴损坏了这套动力核心,让动力晶体的损坏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还多,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晶体还能利用,这点能量根本无法进行曲面空间跳跃,甚至做常规的星际间亚光速航行,都是慢的让人崩溃。

由于这种能量晶体,是由许许多多地球上没有的特殊元素构成的,所以无法从地球的天然环境下获取,只能靠伊娜号自己一点点的复原,也就是重新制造出相关的元素。

说到这,程远倒是能理解,毕竟目前人类的元素周期表据说已经人工合成出了第119号元素,质量是氢元素的299倍,如果是真的,那么这将开启第八个元素周期,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这也就是说,人类目前已知的元素还只是沧海一粟,还有太多未知的元素没有被发现,因此外星科技搞出未知元素组成什么能源晶体,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想要凭空合成出多种人类未知的超级元素,其中甚至还要涉及到暗物质跟反物质元素,那困难可想而知,哪怕是伊娜号这种外星科技,也是困难重重。

所以,伊娜号目前剩余的不到百分之一的能源,九成九都用在了合成那许多未知元素身上,九成以上的核心运算能力,也都用在了这上面。

鉴于合成新元素的危险性、精确性以及不可逆转性,因此一旦开始合成过程,那么中途就不能放弃,一旦中途放弃,就前功尽弃,只能从头开始,甚至一个不小心,还会产生超级大爆炸,不但能把飞船整个毁灭,甚至爆炸规模大的连地球都会受损,爆炸当量再炸出一个墨西哥湾都一点不稀奇,那时候就真是世界末日了。

也就是说,因为要修补能源核心晶体以及修补自身破损的部位,飞船基本已经处在趴窝状态,别说重新飞起来了,就连维持体内的基本能源供应都是最低级别,就连短距离空间传输,一天也只能提供一次的供应。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伊娜号里面才空荡荡的,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临时调用机动能量,激活相关的设备跟系统,其余的次要的方面,比如原本飞船内的各种相关机械人,都全部消失了,就是为了节省哪怕一点点的能源。

最重要的是,这时候是伊娜号最脆弱的时候,因为她现在等于没有丝毫反抗能力,要是被核弹密集轰炸,也是完蛋的货。

虽然因为在自我修复中,已经基本失去了动力,但这艘功能强大,排水量达到五万多吨的所谓救生舱级飞船,就地球目前的水平来说,依然是强大的无以复加,哪怕研究的价值也是巨大


状态提示:第五章 趴窝的伊娜号--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