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召唤奴才,有何吩咐?”李诚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显然刚才他一直都在。
萧嫔稳了稳心神,咬牙切齿道:“你帮本宫想个办法,本宫要除去李渊!不,还有他那两个儿子!”
“娘娘,万万不可!”李诚一如既往地谦卑,“小不忍则乱大谋,如今当务之急是确保皇上能够顺利登基。”
提到这件事,萧嫔稍微冷静了一些,皱眉问道:“难道没有他李渊,皇上就不能登基了?”
李诚说道:“虽不尽然,但放眼洛阳城中,还有谁比李渊更适合主持此等大事?”
杨广多疑猜忌,他御驾西征,可不敢把那些重臣留在洛阳,于是二品以上的文武大员尽皆随征,洛阳城中现在最高的也就是三品官而已。李渊是正三品,官阶已是最高。而爵位方面,李渊是唐国公,仅次于杨暕的齐王,洛阳城中的国公只此一位。更重要的是,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三个条件,李渊都是主持登基大典的不二人选。
尽管李诚逐条逐项分析得十分清楚,萧嫔犹自不信,冷笑道:“如今杨暕已死,除了杲儿,还有谁可以做这个皇帝!”
说实话,萧嫔算不得心狠手辣的女人,如果不是因为杨暕是杨杲登基的最大威胁,她还真下不去手。
李诚淡淡一笑,提醒道:“娘娘不要忘了,长安还有杨浩,杨侑、杨侗他们还下落不明!”
萧嫔顿时又慌了神,连声道:“那你有何主意?”
“其实娘娘与李大人并无冲突。”李诚见萧嫔被自己说动,不由笑道,“娘娘所图的是让小殿下顺利登上皇位,而李大人所求的不过是权力罢了。娘娘和李大人完全可以各取所需,何必闹到翻脸呢?”
“那,那这张纸怎么办?”萧嫔低下头来看着膝上的那张黄纸,这是李渊临走时丢下的,正落在她两腿之间,也不知道是碰巧,还是李渊故意所为。
李诚非常随意地伸出手去,从萧嫔膝上取了那张纸过来。在嫔妃们眼中,太监根本不算男人,许多嫔妃沐浴、如厕的时候甚至让太监在一旁伺候。对于李诚的动作,无论是萧嫔还是他自己,都没有觉得有何不妥。
不过,拿到那张纸,李诚也莫名地紧张起来。纸上写了几行人名,在每个人名的后面都标注着一个官职,显然是李渊要求在新皇登基以后立即封赏的名单。
这些人当中,有李渊的长子李建成,有李渊的侄子李孝恭、李琛,有李渊的好友裴寂,也有李渊的心腹刘文静。李渊要想尽可能地攫取权力,首先使用的当然是和他亲近的人,“举贤不避亲”的做法无可厚非。
除此之外,名单上也有许多人平时与李渊并无什么来往,比如现任秘书郎虞世南,赋闲在家的高士廉,齐郡丞张须陀等人。这些人或文或武,要么颇有贤名,要么才华出众。
李渊很聪明,自己想要控制朝野,直至登上九五之尊,就不能一味地“任人唯亲”,还需要“任人唯贤”,只有二者并重,他才有希望笑到最后。
李贤一行行看下去,拿着黄纸的那只手始终在微微颤抖,直到最后,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仿佛心中一颗大石落了地,无比地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