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水浒终结者>第291章 韩世忠 关胜降

“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速速出来投降。”/p

“我军优待俘虏,绝不虐待杀害,若是让我等杀进去,绝不纳降。”/p

“反抗是没有出路的,投降才有活路……”/p

五千余明兵,牢牢围住了一片占地两三亩的林地。/p

明兵游骑散布周围,不断高声呼喝,就要宋兵投降。/p

张进仁打马而出,喝道:“韩世忠,我知道你在里面,可敢出来答话。”/p

虽然叫的大声,也显得很有诚意,然而张进仁却只在一箭之地外停留。/p

林外,弓箭射程内,有五六团血迹。/p

都是明兵留下的。/p

他们靠近树林时,林中忽发羽箭,射翻了他们。/p

好在箭手手下留情,只射了腿,都是伤而不死。/p

根据隐约可见的旗帜推断,里面的应该是韩世忠。/p

韩世忠大多时候随同辛兴宗镇守宿迁,和明军直接交手不多。/p

但是,方天定袭取宿迁,韩世忠突袭明军后阵这两次,给明军大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特别是张进仁,两次他都参与了。/p

因此,他对韩世忠的影响深刻,想要招降。/p

再则,韩世忠本事高强,他没有把握留能打得过。/p

所以他带兵团团包围,劝降的同时等待援兵和火油。/p

若是韩世忠坚持不降,那就放火烧林。/p

反正两三亩地罢了,影响不会太大,却可以把宋兵一锅端了,还不会有伤亡,简直完美。/p

林中,韩世忠看着麾下将士,道:“愿意投降者,自己出林,某家绝不阻拦。”/p

没人动弹,也没人说话。/p

显然,这部宋兵顾念韩世忠得义气,不想背叛,却也不想被杀死在此处。/p

此时此刻,对赵宋朝廷的忠诚,不值一提。/p

那能够让兵丁顾念的,还是统帅的魅力。/p

显然,剩余兵丁对韩世忠十分服气。/p

不然,两天狂奔,这些兵丁早就逃散一空了。/p

沉默中,一个小校说道:“将军,朝廷大势已去,我等还要跟着陪葬么?”/p

韩世忠没有回答,反问道:“古大,可怨我带你们去救宋江那厮?”/p

称呼一点都不客气,也没有顾忌关胜的感觉。/p

在韩世忠眼里,宋江就是个混蛋。/p

抱歉,侮辱了混蛋这个词。/p

韩世忠带领三千兄弟舍命搏杀,把宋江救了出来。/p

宋江倒好,刚突出包围,其部立刻溃散。/p

宋江这厮不但不能收束军兵,反而跟着跑了,连累的韩世忠被围困在这里。/p

诚然,当时军兵一心只顾逃命,实在难以管束。/p

但是,主将不能收束军心,还要怪敌人太凶猛么?/p

若是宋江能够鼓动军心,回身反杀一波,未必不能驱逐明兵于墙后,堵住方天定。/p

到时候,获得明军补给,休整完毕,抱团有序撤离,方天定也没那么好的牙口能够留住众人。/p

分头逃散,只是分散了力量,不但行不成战斗力,还给人各个击破的机会。/p

韩世忠如何不气?/p

真是因为知道这点,关胜才一言不发,只听着韩世忠说话。/p

他被溃兵带偏了方向,不能与帅旗汇合,好在遇到了韩世忠,跟着跑了两天。/p

所有人都累成了狗,超过一半的马也跑没了。/p

小校道:“我等都是拿钱卖命的,能跟着将军打一场痛快仗,也算不上怨。/p

只是仗打成这熊样,朝廷又那副逼样,真的不值得我等殉葬。”/p

韩世忠点点头,道:“总不好让兄弟们白白死了。”/p

停顿片刻,韩世忠又道:“古大,你且出去说一声,给我等一刻钟商议时间。”/p

古大如释重负,领命出林。/p

张进仁当然不会拒绝。/p

左右只有一刻钟时间,也不怕韩世忠插上翅膀飞了。/p

林中,韩世忠看向关胜,问道:“关兄,我欲率部投降,你意如何?”/p

韩世忠真是够了,对赵宋也彻底绝望了,现在深陷绝境,他自己肯定能突围,却不愿意麾下两千兵丁随着送命。/p

关胜闻言,面色颇为犹豫。/p

大刀关胜,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惯使一口青龙偃月刀。/p

他原是蒲东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被宣赞推荐给蔡京,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一人抵敌林冲、秦明两人,在即将落败之时,宋江怕关胜战亡叫停。/p

之后呼延灼诈降,引诱关胜兵劫寨,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p

重点是,他可是关二爷的子孙。/p

关二爷何人?/p

此时,关二爷尚未成圣,却已经被赵佶追封为武安王。/p

如此厚封,是因为他打遍天下无敌手?显然不全是,因为关二爷单挑不过吕布。/p

其实是因为他的忠义无双。/p

关胜也知道难以逃脱,只是不愿给先祖丢脸,因此犹豫。/p

韩世忠问道:“关兄当初可以投降梁山,此时如何不能投明?”/p

关胜道:“彼时,我只是浦东巡检,不得重用,因顾念宋江义气,又看他有招降之意,因此落草。”/p

巡检,不过九品,芝麻大的官。/p

若赵佶真的尊崇关羽,不


状态提示:第291章 韩世忠 关胜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