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铁血帝国>第七十四章 意志与意义

“无能,竟中了敌军如此简单的计策,以至两个旅被打残,还以为那个陈星云有多大能耐,也不过如此。”

大本营中,正是午餐时间,看完第3野战军9月21日的作战报告后,国防大臣刘云低声对身边的总参谋长杨正金抱怨道。

“听说陈星云和他的参谋长有所不和,赵民河原本是不同意派重兵攻击新沙赫京斯基的,他也专门发电来阐明了立场,21号当天,赵民河也不在军部,而是在11师的前线,与11师师长郑虹一起受了伤……”

杨正金如是回应,刘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么说来,两个人暂时不应放在一起。”

“可是如果调走其中一人的话,被调走的人一定会普遍被认为是犯错误的一方,那个人会对上级憎恨起来也说不定。”

刘云暗暗冷笑一下,无所谓道:“那就憎恨吧,帝国又不是无人可用。”

“武威公的意思是?”

“既然赵民河事先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陈星云却不能,那么事情就很简单了,帝国不需要无能的武将,能者为上,就让赵民河做司令官,陈星云调去别的地方,新疆或西藏都好,另外,再给赵民河配个合适的参谋长,就这么解决好了。”

杨正金显然并不完全同意:“可是,只因为一次判断失误就做出相当于撤职的处分的话,似乎……”

“一次就够了,这可不是什么闹着玩的事情,我们是在与世界第五强国作战,在关键的事情上,犯一次错误就足以毁掉我们辛苦十几年的成果。”

杨正金只好退一步道:“不过赵民河刚刚受伤了,至少让他的伤势稳定下来,再做打算不迟。”

“恩,至少要训斥一下陈星云,这种事当然要辛苦你了。”

杨正金搓着手苦笑道:“没办法,谁叫我继承了这样一个麻烦的位子。”

刘云拾起餐巾擦了擦嘴:“话又说回来,如果朝鲜第1军的动作凶狠点的话,我们的第3军也不会遇到那种状况,朝鲜人和日本人都不大情愿出力哪,对了,你究竟准备派谁出任朝鲜第1军的督战专员?”

“特派朝鲜军务专员,陆军中将袁世凯。”

“哦——”

刘云别有意味地长吁了口气。

“派这个人去,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杨正金耸肩笑笑:“把这个人擢升到中将的位置,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因为当时只顾看他的简历,忘记注意名字了。”

“我也是。”

刘云放下餐巾,抿了口茶:“可是现在我却忘了他的简历,反而注意起他的名字来了,说真的,他以前究竟干过些什么事呢?”

“我刚刚看过,还记得一些,不过最有味道的应该算是光绪十一年汉城政变时他的表现吧,那时候的事情被人写成一本《两提督朝鲜平乱录》,我最近正好弄到一本。”

“什么情况,说来听听。”

“光绪十一年,也就是1884年,当时袁世凯在驻朝鲜的吴长庆军中帮办营务,恰逢亲日的朝鲜维新党发动政变,引日本兵入宫,将在朝亲华的闵氏贵族大臣连同闵妃一起处死,挟持国王李熙,声言推行新政。此时,汉城方面的驻扎任务已经由新任提督吴兆有接管,得到王宫政变的消息后,吴兆有召总兵张光前商议,张光前即向吴兆有推荐袁世凯,说他智勇深沉,定有妙计,应邀他解决这问题。袁世凯这个人,从小就有才华非凡的名气,不过却连乡试都没考中,就花钱买了一个同知的衔位,正好提督吴长庆听说他多材,就把他聘为幕僚,让他襄办营务,想必他也干得不错,替吴长庆约束军士,使得营中号令一新。后来朝鲜国王请求吴长庆派人帮助训练朝鲜禁卫军,吴长庆就把袁世凯推荐过去。因中法战争的缘故,吴长庆奉命去往金州督防,但部分属兵仍留在汉城,委任袁世凯来管带。张总兵一贯对袁世凯颇为器重,所以经提督垂旬,便想邀请他来会商。召来袁世凯后,谈到朝鲜情形,商议救护的计策时,袁世凯提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请求发兵进攻朝鲜王宫,清除乱党,救出朝鲜国王,再做打算。吴兆有却认为朝鲜宫内有日本兵守卫,不敢擅自攻击,决定先请示北洋大臣李鸿章。将请示文书发出后不久,朝鲜国王派密使到清营求救,吴张二人却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后来又有探马密报,维新党人拟废去国王,改立幼君,依附日本,背叛清朝,吴兆有虽然着急,却因尚未得到国内指示,手中兵力又太薄弱,恐怕不敌日军,仍旧迟疑不决。袁世凯见形势危急,便向吴张二人阐明危险所在,声言若再不发兵入宫,不但朝鲜不能保,大家的归路都要被截断,届时只好全在朝鲜做鬼了。果然自己性命要紧,吴兆有终于决定动手,于是又问袁世凯该如何进兵。袁世凯提议分三路进攻,商谈之下,决定吴领左路,张领右路,袁世凯自领最棘手的中路,当夜发兵进击朝鲜王宫。袁世凯所率的中路军最先与敌交火,初战时即被杀伤数十人,军心动摇,袁世凯传令,不准退后,违令者斩。这令一传,军法如山,清军冒险前进,攻破外门,进到内门,不料却被日兵从后面包抄,在此腹背受敌之际,袁军依然不乱,分兵抵挡,待到左路吴兆有的部队杀到,才把日兵击退。忽然又有数百朝鲜兵冲到,却是袁世凯从前亲自教练过的兵卒,这些朝鲜兵立即加入了清军阵营,一起攻破内城,瓦解了维新党人


状态提示:第七十四章 意志与意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