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日盼夜盼,终于可以修建大运河了,不过让刘协现在头疼的是,修建大运河的过程中要如何避免百姓的死伤?/p
毕竟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特别先进的东西。/p
所有的物品都需要靠人力开发,而大运河开采,先不说洪水泛滥之类的自然灾害。/p
就是挖掘大运河,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要如何让这天下百姓能够心甘情愿的修建大运河呢?/p
毕竟南北两界贯通,只不过是最初的目的,到后来大运河肯定还要开展出更多的渠道。/p
此时的刘协已经感觉到了当时隋炀帝杨广的难处。/p
杨广为了修建大运河,被后人唾骂。因为修建大运河损伤的人,一点也不比在秦始皇在位的时候死的人少。/p
郭守敬好像看出了刘协的难处,开口问道:“陛下不知何事如此心忧。”/p
“这开大运河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如此大事陛下自然有了决断,那为何还要如此忧心忡忡?”/p
当郭守敬说完这句话之后,司徒王允站了出来。/p
“陛下,不知你是不是为了天下百姓考虑,害怕修建这运河之时死伤无数,就如同秦皇修建长城一般。”/p
这王允不愧是肱骨老臣,把刘协的心理想法看得更透彻,不过王允也是真心为了天下百姓而考虑的。/p
“王司徒所言极是,朕就是担心此事,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p
刘协打算把问题抛给文武大臣,毕竟人多力量大,或许这些文武大臣能够想出主意也说不定。/p
“陛下,依臣所见,修建运河乃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不可急躁,预计在六十年内完成,这样的话,百姓们死伤并不会这么多。”法正也站出来说出了自己的意见。/p
刘协听完之后皱起了眉头,六十年哪里等得了这么久。/p
现如今修建运河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如果真要需要这么长的时间,那他也肯定会背上一代昏君的骂名。/p
于是刘协将眼睛看向了许攸:“不知先生你有何妙计?”/p
许攸,本就是众多谋臣当中头脑最为精明的人,而且他所想得到的地方,一般人根本无法触及,如若不然也不会被之前的袁绍称为活锦囊。/p
所以刘协一直对这个人都非常的恭敬,因为此人最注重面子,而且人越是尊重他,他越是愿意为那个人效命,甚至让他抛头颅洒热血,许攸也绝不会退缩。/p
“回禀陛下,依老所见六十年实在太过长久,而且这样做的话也会夜长梦多,百姓们一开始肯定是比较热衷的,而到后来自然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有的人伤亡了,百姓们就开始怨声载道。”/p
“若如此做的话,恐怕百姓们会不服,随之再次起兵造反。”/p
许攸之言并无不妥,刘协也想到了这个情况。/p
细水长流不如快刀斩乱麻,照如此看,那杨广的大隋朝灭亡也是情理之中,不管他是快速的修建大运河还是慢慢修建,都是要亡国的。/p
毕竟天下百姓也好,或者是地方官员也好,所考虑的最多,不过百年的事情,可修建大运河是关乎到千秋万代,百年中看不出太大的变化。/p
但这个工程却会让无数生灵死亡。/p
“先生所言极是,不知先生可有何妙计可以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p
其实许攸在站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应对方法,只是这个方法对刘协来说有点太过为/p
难。/p
不仅如此,朝中大臣也会极力反对,很有可能会因为他接下来说的这句话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p
“陛下,老臣不敢直言。”/p
“先生只管直言不讳,朕保你平安无事。”/p
得到了刘协的肯定,许攸这才缓缓开口道:“在修建运河期间陛下设立一个法度,让天下百姓和朝中官员平起平坐,天下百姓要为大运河出力,朝中官员也要为大运河出力,只要如此,那天下必定安享太平。”/p
果然,许攸刚把这句话说完,文武大臣立刻就炸开锅了。/p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我大汉开国至今还从未有过如此先例。如果让天下百姓与官员平起平坐,那天下百姓又怎会服从管教?”/p
“如若朝中官员全都去修建运河,那天下大事又是谁来管制?”/p
其实刘协在听完许攸说的话之后,就觉得这个意见是可取的,但是这朝中的文武大臣如此抗拒,必须要想一个万全之策才行。/p
“诸位爱卿不必再议论了,朕心里已有决断。”/p
“今日早朝就到此处,许大人你留下。”/p
切,说完这句话之后,其他文武大臣纷纷退去,每一个看许攸的眼神都是恶毒的。/p
一旦这个计策实施,那他们就会和普通百姓一起要干体力活,不仅如此,他们的子孙后代可能也会跟着一起干体力活。/p
不过这个计策在刘协心中也只不过是待定的,他也不想细水长流,这个计策是用于细水长流的,他还是想要快刀斩乱麻,用最快的速度将大运河修建完成。/p
在所有文武大臣走后,只留下了许攸一人,刘协站起身走了下去说到:“先生刚才之言,朕心甚慰,朕也是如此想的,如果这大运河文武百官跟着一起修建,一能让民心所顺,第二也能让这些一直当官当久了的,尝试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疾苦。”/p
“陛下真的是一代明君,没有想到陛下如此体恤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