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秦孤竹君>第9章 中原没有那座城

第九章中原没有那座城/p

白炽电灯的光芒对于古代人来说,自然是无比玄妙的,在加上帐篷遮光布的衬托,为了能够给王离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王诩只能点了一晚上的蓄电灯。/p

尽管有着眼罩,但是可能因为忧思过重,王诩睡得并不算太安稳,天刚亮就醒了,再次认真的清点了下包裹,发现里面任何异样东西,都是‘神气仙丹’都得好好利用一下。/p

水果糖要好好留着奖励,昨天看墨狼那个状态,王诩感觉一颗水果糖,可以换来一个死士的效忠。/p

肉罐头,虽然有着香料和化学加工,不过感觉并不算太震撼的食物,倒是外面的铁壳子,解决了王诩苦恼了一晚上的问题。/p

罐头的铁壳子,是做车轴轴承最好的材料啊!/p

本来还在苦恼‘移动碉堡’的车轴轴承磨损要怎么解决,在没有青铜铸造的条件下,全靠着木制车轴和车轮轮毂,损耗率太大,而且没有润滑度,摩擦力大,行动力会很差。/p

但是有了光滑的罐头铁罐,就算做一个实心木轮,也能推着穿梭丛林。/p

不过就是罐头的数量太少了,只有九罐了,撑死能够制作两辆‘移动碉堡’。/p

所谓的‘移动碉堡’就是全封闭式的四轮马车,理念来源于坦克,技术来源于当初王诩复原的曾侯乙墓群中的殉葬战车。/p

王诩对于战车复原还是很有研究的,因为当年东西方考古界在战车独立起源问题上有过很激烈的辩论。/p

《周易》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黄帝号轩辕氏,显然和车的制作有关。/p

《古史考》记载:“黄帝作车,禹时奚仲驾马,仲又作车,更广其制也”。/p

根据记载应该是黄帝发明了车,大禹时代的奚仲又改进了车。那么中国使用车的历史应该推前到4000多年的夏禹时代。/p

但是西方乌尔王陵出土了一面军旗,上面画着四轮战车的形状,侧面验证了公元前2100年前的乌尔城邦已经开始使用了战车,但是在中国最早的出土文物是殷商中期的殷墟王陵陪葬的车马坑,从文物发掘时间是当时晚与西方战车。/p

但是为了证明华夏战车的独立性,华夏考古界复原了殷商时期的战车,与埃及战车从车轴到条幅的创造理论都不相同,虽然还没有彻底定论,但是已经推翻了战车是舶来品的理论。/p

所以对战车制造,王诩还是很了解的。/p

而且战车与王诩现在的殷商大帝身份也有着奇妙的联系,因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利用战车的战争就是发生在殷商末期。/p

牧野之战。/p

周武王就是利用战车的机动性,打了一场闪电战,突袭了商都朝歌。/p

不过目前没有充分的外力资源,王诩只能做出一些最原始的战车,就是直接采用实木车轮,尽管实木车轮的行动力十分缓慢,但是至少也比也能够为迁徙提供便捷。/p

毕竟带着一百多个人横穿丛林,没有充足的食物储备,是十分危险的。/p

钻出帐篷,看到石床上等着赤红双眼脸色惨白如僵尸的王离吓了一跳。/p

“一晚没睡?”王诩笑着问道。/p

“神光功效斐然,我感觉我身上的伤口似乎在慢慢恢复。”王离表情有些木讷的说道。/p

“是嘛。”王诩笑了笑,不准备告诉他,他是因为过度惊怒刺激了脑垂体,刺激了肾上腺激素造成了亢奋而已。/p

饿了一天又一夜没睡的王离应该没有太大的威胁了,王诩解开他身上的绳子,顺便拆开他腿上的绷带“伤口彻底愈合还要几天,不要乱动,以免影响愈合。”/p

“你不能用神力帮我治疗嘛?”王离瞪大眼睛看着自己腿上的伤口,似乎被针线缝上了。/p

“你是军人,应该知道什么叫做军令如山。”王诩意味深长的看了眼王离“我既然下凡了,自然要遵守俗世的规矩。”/p

“神灵也要守规矩嘛?”王离眨了眨眼。/p

“当然,人有人的规矩,神,自然有神的规矩。”王诩笑了笑“这里的环境不算太好,你就担待点,等你能够走动了,我送你回去。”/p

“既然你要守着俗世的规矩,应该送不走我。”王离的智商突然上线了。/p

“即便是守着俗世的规矩,我也能送走你。”王诩故作高深的轻笑道,然后背着包,牵着金雕离开了房间。/p

“神灵。”王离看着王诩离开的背景,迷茫的喃喃道。/p

........./p

“大帝!”刚刚点起火堆,准备煮早餐的墨怜被突然出现的王诩吓了一跳。/p

“去打点水吧。”王诩摆摆手,把石架上的青铜釜拿开,把自己的铁锅放在了上面。/p

墨怜眨了眨眼,抱着青铜釜去打水了。/p

孤竹人吃的主食并不是煮出来的,而是炒熟的,把鬼禾和大豆都扔进青铜釜里炒熟就吃了,味道虽然不能说是难吃,但是王诩还是吃不惯。/p

为什么不用煮的方式,王诩觉得可能主要两个原因,一个是孤竹国部落没有充沛的水源,这里的水都是从远处打来囤积在一口陶池里,而且因为没有遮掩物,与雨水和晨露混杂,水质浑浊不堪。/p

另外一个愿意可能就是,蒸煮食物的时间比较长,对于时刻处于战争状态中的孤竹人来说,还是炒和烤比较方便。/p

墨怜是个聪明的姑娘,打来的水虽然还有些浑浊


状态提示:第9章 中原没有那座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