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捉鬼还行>第188章 一百三十七 待时而动(七)

“华亭徐家,自南北朝时初立,历经一千五百余年传承不断,是华夏狩鬼世家中的庞然大物。每逢时局动乱,多有报效祖国的仁人志士。若是遇上灾荒年月,则广开粥厂、赈济灾民,称得上造福一方。”/p

“京都严府,随朱棣定都燕京而扎根于斯,历代诗书传家,多在宦海浮沉而底蕴深厚,是华北地区名列前茅的狩鬼世家。族中子弟,为官皆有清廉之名,从商皆有仁义之称,于京都一带颇有盛名。”/p

“此二家,俱是狩鬼世家中少有的门风高洁之辈。”隋末问向宁远,“小宁局长,可是觉得这两家不该受此灭门之灾?”/p

宁远听隋末如此发问,知道这其中必然还有隐情,稍加思索,便道:“世家大族,子弟众多,自然不可能人人皆是正人君子,良莠不齐才是常态,当中也会有卑劣小人,做出败坏门风之事,这些不足为奇。只是若以偏概全,因一人之过而灭杀一族满门,实则与嗜血qín_shòu无异!”/p

宁远意思简明,众多族人中定有干过坏事的,却也不该祸及全族。/p

隋末嗯了一声,不置可否道:“这世上的道理大致分两种,一种在人嘴上,一种在人心里,前者好说不好做,后者既不好做也不好说。”/p

宁远见他话里有话,便问道:“此话怎讲?”/p

隋末便掰着手指头开始回忆,“民国二十四年,京都严府管家严禄,得家主暗中授意,化名凌子云,只身赶赴大连,以关外反侵略武装的情报,换得粮食六百吨。由海路运会京都,当即开粮济民五十余吨,一举将京都粮价压至往日一半,再以略高价格,大肆收购京都个粮店存货。待到年底,京都唯严府有粮,便是拔高到往年的三倍价格,依旧是供不应求。严府近平此一项,便赚得盆满钵翻。”/p

隋末停了片刻,“那一年的小年夜,关外一支两百余人的反侵略武装,在被围困七日六夜后,全员战死,无一生还!”/p

隋末看着宁远,轻声问道:“小宁局长,如此严府,当不当杀?”/p

宁远面色沉静,未有以应。/p

隋末不以为意,续道:“一年后,也就是民国二十六年,扶桑国调遣精兵强将,以坚船利炮攻取华亭。大战在即,华亭徐家,特派府上二公子徐夜云,携重金前往拜访华亭的扶桑租界大使,以求家族安宁。那次谋面中,徐二公子见不能诱之以利,便献上小半张华亭布防图以求自保,置征战在外的浴血将士不顾。”/p

隋末的声音不急不缓,语调平淡,却说得都是惊心动魄的秘闻,“不久后,四行仓库失守,华亭最后一处阵地被迫,固守仓库的400余人奋战到最后一刻,终因弹尽粮绝被俘。”/p

隋末没有再看宁远,还是问他,“小宁局长,徐府,当不当杀?”/p

待隋末道完,宁远心中惊骇,远胜过表面平静,“抛开真伪不提,若真做出此等令人齿寒之事,必当以死谢罪,此乃世间公道。但一人犯错,不该全族受罚,这也是公道所在,此为其一。其二,世间除了人心公道,还有律法。该杀之人,当由谁来杀、如何来杀,同样不可逾越律法条规。否则便应了‘侠以武犯禁’的古语。”/p

隋末将宁远的话一一听过,便摆了摆手,说道:“且听老夫说完。”/p

“京都严家,华亭徐府,类似之事不止于此。后外寇投降,华夏再次陷入内战之期,两家以往做过的丑恶之事便暴露出来,人证物证俱有,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但两家各使手段,举全族上下之力,极力压下丑闻,有官府政要出面驳斥,有新闻媒体指责谣言,甚至还有在总局中位居要职的世家子弟,滥用总局名义将事件定性为诽谤。”/p

“暗中,则先后销毁和杀害与事件相关人物。”隋末满是嘲讽的笑道:“严府管家严禄,对外宣称不忠于主家,监守自盗,被发现后畏罪自杀;徐二公子徐夜云,忽然暴毙身亡,实则同样是被家族灭口。”/p

“而揭发此事的人,以及刊载此事的报纸,凡是涉事相关人员,或意外身亡,或离奇失踪,或忽然发疯,种种人间奇观,不一而足。”隋末说道:“这件事,在那个年代,来得快也去得快,真正了解内情的人才明白,两座世家的力量和权势究竟有多么庞大。而那些没有参与丑闻的世家子弟,为家族荣誉、家族声望计,或明或暗的,基本都参与到后面的危机公关中,这些人手上,也沾了鲜血。”/p

隋末言毕,再问道:“如此,当杀,还是不当杀?”/p

宁远直视隋末,很认真的回答道:“这些人面目可憎,嘴脸丑陋,应当为自己犯的错负责。但那些尚未涉世,或是还在襁褓中的人,着实无辜。”/p

隋末道:“这便是世家子弟的宿命。他们的出身决定了各自的立场,这种立场即便会在以后的认知中有所动摇,但终归会被血缘、情感等切身相关的联系牢牢绑住。老夫可以断言,你口中那些襁褓中的婴儿,还未涉世的孩子,一旦他们能够有所作为时,在家族危机之前,一样会做出和他们的前辈相同的举措。原因无他,同宗同族,同血同源而已。”/p

“后来呢?”宁远不想讨论这种形而上的东西。/p

“不都如你所见么?”隋末的笑容意味难明,“百鬼将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在一次狩猎世家的谋划中惨败收场,只得由明转暗。而以往能够制裁和监管各地狩鬼世


状态提示:第188章 一百三十七 待时而动(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