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既然是阻击,那就不能仅仅派出五千的骑兵,五千骑兵最多起到骚扰的目的。那么,很有可能是清兵设计了一个新的圈套在等待援军!秦明翼是关心则乱,现在经过别人点拨后,也想到了这一层可能。/p
秦明翼不甘心的问道:“可是,调我等运输粮草兵带兵增援是大帅的军令!这军令不会有假!”。/p
吴三桂接过话头回道:“秦兄!请您注意一个重要区别,督师大人的军令是实在元月十七发出的,而第二天才被皇太极击败困守松山。也就是说,督师大人在发此军令之时,未曾想到皇太极暗藏大军潜伏在战场附近!”。/p
陈道接着说道:“秦总兵,如果现在再让督师大人重新选择,他不会再发这道军令的。相反,他会让我们死守宁远!”。/p
这些问题的干碍太多,秦明翼的性格一向依赖洪承畴的筹划,性格上无法果断决定。一时之间,他陷入痛苦的抉择困惑。/p
陈道等了足足半柱香功夫,见秦明翼还是没有表态,便对二人说道:“秦总兵、吴总兵,事情是不是陈某猜测的那样,其实很好试探!”。/p
“如何试探?”/p
陈道缓缓说道:“明日,秦总兵继续率领步军守在这塔山大营。而吴总兵率领一万五千骑兵和五千步军押送粮车北进,粮车上面不要装粮食,改装篙曹芦苇和硫磺之物。如果吴总兵行军二十里外,没有遇到拦截,则乘势清剿清兵的小股骑兵。如果遇到骑兵超过两万人,就是表示清兵对我塔山的援军虎视眈眈”。/p
“如果清兵意在图谋我军人马,吴总兵立即用粮车横在战场上,点燃之后,以火车阵阻击敌军。然后,吴总兵迅速带兵回到塔山防守,不要有其他妄想!”。/p
....../p
第二天,吴三桂依陈道之计带领两万人马押运“粮草”离开。/p
一行人马轻装简丛,加上粮草又是假的,所以用马车押运起来特别快捷。仅仅二个时辰就行了二十里挖,而路上遇到清兵游骑,至于被吴三桂的人马轻战击退,这让吴三桂的疑心越来越重。/p
终于在半个时候后,斥候回报,大股的骑兵从东、西、北三个方向逼近!人数在两万以上,只多不少!/p
获悉战报之后,我三桂当即下令五千负责押运的步军,以最快速度逃进北面的燕山余脉,通过山岭绕道回宁远。自己率着剩余的一万五千骑兵将四百辆粮车在战场上摆出二里宽的障碍,然后解开挽马驱赶回营。/p
见到清兵的迅速靠近,吴三桂将自己的骑兵分成两队守在粮车的两侧。面对严阵以待的明军骑兵,清兵前哨不敢大意,一队队骑兵集结列队。/p
一身蟒纹蓝色战甲的多尔衮赶到一里外时,发现战场的怪异之处:明军反应好快,居然因地制宜用粮车挡道!不过粮食要抢,兵马也要留下!随着一声令下,清兵分左中右三阵,以锋失阵向明军奔来。/p
吴三桂也不恋战,下令点燃粮车后;用骑射清掉清兵突前的一部骑兵,然后就命令率军开始撤退。/p
多尔衮用骑枪太挑开没有燃烧的粮车帘子,望着里头芦苇和篙草,脸色铁青。他没想到,自己的策略,就这样被人识破了;煮熟的鸭子都飞了,任谁都心里憋屈。/p
骑兵一旦有计划性的撤退,再想追击就难了,清兵的骑兵也只能望之兴叹了!/p
秦明翼在营寨大门口,望着风尘仆仆的骑兵回归,心里一阵拔凉拔凉的。大帅的结局可想而知.../p
吴三桂策马走了过来,对秦明翼说道:“秦兄,我们现在最明智的选择,就是离开压着粮草回到宁远!塔山营寨虽然不错,但是周围地势空旷了,会给八旗骑兵以可乘之机!咱们可没有当初洪督师那样,有十万大军把守塔山!”。/p
秦明翼艰难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最合理的决策。/p
第二天,当最后一批步军从塔山撤退后,陈道说道:“秦总兵!把营寨放着吧,说不定我们会再用上。就是我们用不上,留给清兵也无妨,他们善于野战不善攻防战。再说,他们骑兵从来不会龟缩在营寨里作战!”。/p
秦明冀点头,阻止准备部众准备烧毁营寨的举动后默然而去。/p
....../p
清兵大营,面对多尔衮的自行请罪,皇太极不经意的说道:“罢了,此事的选择权在于吴三桂不在于你。汉人常说:七分人事,三分天命。等到攻打洪承畴的时候,你主攻南面,朕想知道你和豪格,谁会先攻入营寨”。/p
多尔衮忙谢道:“谢皇上宽恕,臣弟愿将功赎罪。只是,我军何时攻打洪承畴?”/p
皇太极放下手中书卷,踱步到大帐门口,缓缓地说道:“都不要急,先围着。没多久,明军就断粮了!朕真期待与洪承畴见面的场景!”,想了想又说道:“汉人当中,果然是人才辈出!这个吴三桂,朕早有耳闻,七年前大凌河之战,就他率三千骑兵攻破了朗格把守的阵地,并救出他父亲吴襄。可惜,汉人的皇帝都是一代不如一代,大好的江山都被他们败光了!”。/p
等众人都退下后,皇太极把手上书卷狠狠的摔在案上。他心里暗道:一个已经偏出自己谋算的吴三桂也就算了,现在祖大寿那边毫无动静。十二天过去了,看来不单单是祖大寿不识好歹,还继续把持着自己小算盘;就连兰珠他们的最后手段也失败了。/p
既然兰珠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