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被他的部下们劝回去了,他的心腹爱将们纷纷表示大佬给我们一个为国分忧(挣军功)的机会吧!/p
无奈之下,曹『操』只得退让,将押后的任务交给了从弟曹仁。/p
待到诸葛玄病去如抽丝之时,袁术的主力军已经被打得丢盔弃甲,四散奔逃了。而执有小皇帝谕令的曹军,此时已经打入了徐州腹地。/p
孙策在曹营学习的这些时日,已经学会了曹『操』的一些战斗习惯。譬如对待俘虏的态度,以及不扰民的行军作风。/p
他们这样的军纪和袁术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引来了当地民众对于他们的欢迎。/p
孙策甚至享受到了一次由当地县令亲自为他们打开城门,并且引他们入住的待遇。/p
这些原本在三国历史书上可以被大书特书,并且得到赞扬的历史事件,在如今却反而变成了理所当然,因为在后来,曹营中得到这样的待遇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p
尤其若干年后,但凡曹『操』治理下的城市,俱都物资充沛,民众生活平安喜乐,许多贫穷些的县城,甚至把曹营的兵士当做财神爷看待,巴不得曹孟德的人尽快来带他们起飞呢。/p
莫要怪这些民众没骨气,实在是饿怕了,也穷怕了。/p
更何况曹『操』代表的才是正统,投奔曹『操』才是正确的道路呢!这就是正统二字的重量。/p
兴平二年九月,徐州被曹『操』拿下。/p
这一战不过花费了半年时间,还真是要多亏于袁术对于徐州的压榨。/p
为了满足他的要求,徐州基本已经外强中干,尤其是袁术为了养他的兵士,削减了了当地驻兵的待遇。这使得孙策和周瑜二人的收复之路走得异常顺利。/p
江东小霸王一甩长枪,简直要骄傲甩头说一句: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p
战争结束,自然要lùn_gōng和行赏,还要写战术报告。孙策光荣得成为了曹营第一个要写大型战术报告的人,这一沉重的打击,很快就让之前还兴致勃勃的孙策整个人都蔫了下来。/p
大型战役战术报告!多么可怕的东西!听说他的这一份报告还要被影印成册,于将士之中传阅学习。为了写这一份报告书,孙策窝在自己家中,将自己的脑袋挠成了一朵一颗炸『毛』的狗尾巴花。/p
他的好兄弟周瑜不知是听到风声还是怎么滴,反正压根没跟着他回兖州,正留在徐州稳定局面呢,也就没人能够帮他解决这一负担。/p
最后他弟弟看不下去了,已经在跟着曹『操』学习的孙权,不得已之下只能主动来拯救半个灵魂都已经吐出来的兄长。/p
我能怎么办呢?我也很绝望啊。——看着立刻就吞下那飘出的半个灵魂,精神奕奕得蹿到庭院之中去耍起长枪的哥哥孙权无奈的想道。/p
他在这一瞬间,甚至有了一个可谓大逆不道的怀疑——/p
答案是有的,一来是要是留在这儿报告更多,出去打仗也不过最后一个总结报告。/p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奖励实在太过丰厚。/p
此次战役之下,曹营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战果,袁术再一次出逃,而陶谦本人投降。/p
作为一地刺史,却纵容逆臣袁术对于其治下领地的蹂躏,陶谦虽然投降,但是他的官位自然也保不住了。那么谁可为徐州刺史呢?/p
经过商讨,小皇帝最终拍板,他的思路极为直接,既然徐州对于孙策和周瑜所率领的军队接受度那么高,也如此热烈得欢迎他们收复失地,那便让他二人继续去治理徐州吧。/p
更何况孙策本就号称江东小霸王,周瑜更是临近州郡的世家豪门出生,若他们二人去接手徐州,引起的反对必然不会很大。/p
结局正如他们所料,孙策帐下的兵士,本身大部分就是徐州、扬州出生,当年跟着孙坚打天下的将军们里头也都是当地的豪强出生,只不过当年南下投奔了孙坚,虽离家多年,但到底底子还在。他这一支队伍去到了徐州,果然很快就被当地的人接受。/p
周瑜等人回兖州述职后,返回徐州没有多久,就给夏安然寄来了一批粮草种子。/p
这是夏安然之前对他们的请求。/p
徐州当地自古以种植稻米为主,由于稻谷的亩产量要远高于小麦,单就产量而言,其实种植水稻比种植小麦要更为的经济实惠。只不过兖州豫州这一块的气候条件注定了他们只能种植一季稻谷,和能够轮作的豆麦相比,产量便不足了。/p
但人的追求总是无限的,譬如两州的居民在满足基本温饱之后,就开始渴求起了更好的口感。/p
但是遗憾的是,兖州大部分地区都是旱田,没有水田就无法种植水稻,但是夏安然想要睡一下引水浇灌法,不知这个能否将旱地逐渐的改造成为水田。/p
水稻也不是完全不能耐旱的作物,在后世也有培育出耐旱的品种,而且兖州、豫州也有靠近水源的部分,如果农人勤快些引水浇灌的话,还是能够在部分地区推广水稻的种植的,倘若进展的顺利,那么等到来年,兖州和豫州的粮食总产又将提到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p
而除了稻种外,他还让周瑜带回来了些徐州寻常的种子,想要试试能不能在这儿种出来。有些植物在徐州不显眼,指不定在兖豫二州就很有用呢。/p
而同时,他也推荐周瑜在徐州推广麦豆连种,亦或者是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