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爆笑穿越:剿剿匪,撩夫君>第352章 谁在造谣

时近中秋,接连几天的反常天气终于让老天也阴了脸。/p

但秋风没有起,秋雨更是迟迟未落下,阴了的天不见凉爽,反而有种诡异的憋闷感,让人喘不过气,更让人烦躁地想要冲破某种缠绕在身上的无形束缚。/p

及至下午,天空中的乌云慢慢变厚,天色渐渐变暗,久盼的秋风终于盈盈而来,人们对秋雨的期待变得更加热切,但这雨却久久不落。/p

巡检司的书房里,此时的江寒仿佛那被秋风吹起的落叶,一颗心左一下右一下,高一下低一下,空悬在了半空。/p

她从椅子上跳起,躲开沈大人的袭击,更想躲开心底的怪异感。/p

一直以来,她跟沈大人的相处,不是别扭战战兢兢,就是恼怒对抗或僵持的,总之,没有一个时候是轻松随意的。/p

不是她觉得对方无法亲近,就是沈大人故意端起架子将人推远,反正她从来都是尽量避免与沈大人独处的,对方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势一直是她内心所排斥的。/p

可是刚刚,他用书敲她时,竟让她有种亲昵感!/p

没错,确实是亲昵感。/p

这比当初莫名被他亲时,更让她惊惶。/p

那时候她只觉得排斥——姓沈的明明占了她便宜,却一副居高临下的施舍姿态,她一见只想撕碎他脸上虚伪的面具,谁稀罕他负什么责任。/p

可是,这亲昵感是怎么回事?/p

絮叨得跟她爹似的,这画风实在不适合眼高于顶的沈大人啊!/p

这种突变实在让她有些惴惴,她还是比较擅长与板着脸负着手训斥人的沈大人打交道。/p

江寒从椅边跳开得更远,神色紧张,目光闪躲,这一反应让手持书卷撑在书案的沈大人身子僵了僵,刹那间也感觉到了迎面而来的尴尬。/p

他的眼神闪了闪,站直身子,放下手中的书卷,问道:“你,怎么了?”/p

江寒狐疑地瞅他一眼,又仿佛被烫着一般飞快地挪开了视线,眉头隆起,咽咽口水,一张欲言又止脸。/p

室内诡异的气氛越来越重,原本并不觉得自己的动作有不妥的沈大人,也开始有些不自在。/p

他握拳抵唇,清了清嗓子,面容一敛,负手而立,再次开口:“莫非,你想起一些,与扮鬼之人,有关的事?”/p

这话一出口,再配上他那恢复了一本正经的黑脸,书房里先前渐升的暧昧瞬间就被驱散了,消失在忽然从窗外钻进来的一阵秋风里。/p

一个情绪内敛又常常端着架子的人,偶尔举止异常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雷。/p

江寒觉得刚刚可能是她想太多了。/p

但瞅着沈大人严肃的脸,对比之前他敲打自己时的样子,想着两者反差实在太过吓人,她便用自以为委婉地说法建议道:“大人,我觉得,你还是坚持原来的风格比较好,千万不要受吕同的影响,变得举止轻浮,那不仅不适合你,还有些,呃,太吓人,反正,你还是适合一本正经地装逼……”/p

说话间,瞥见沈大人不喜的眉头,她一惊,以为是“装逼”俩字惹到了对方,连忙改口,笑得一脸谄媚:“不,不,是你本来就很牛逼,不用装。反正,你还是像原来一样,不苟言笑就好了。”/p

沈大人听完这话,脸都快绿了。/p

他抿着唇盯着江寒,感觉自己那只敲过她一次的手,又有些发痒。他攥紧负在身后的手,板着脸斥道:“胡说些甚,爷问你,可曾想起,与扮鬼之事有关的细节。”自己刚刚真是敲得太轻了。/p

沈大人一生气,江寒心里那些多余的什么感便都消失了,只剩下熟悉感。/p

这才是她熟悉的沈大人嘛。/p

她松了口气,也收敛了心神,认真思考起沈大人的问题。/p

先前沈大人说,经过昨晚的一闹,百万饭庄的鬼毫无疑问是人扮的。至于是什么人扮的,巡检司还没查到线索。/p

但祝扬那二傻子却坚持认为是她扮的,因为沈大人不按他的请求去抓她,所以,他索性利用镇民们的议论声,将她的名声搞臭。/p

这么复杂的事情,一个头脑简单的二货居然能想到,直接导致她惊诧失言,引来一场诡异的敲打。/p

沈大人说,他的人暗中调查,仔细分析,发现谣言主要有三种。/p

第一种是贬低她歌颂祝扬的。/p

说她江寒诡计多端贪得无厌,想利用鬼怪之事逼得李老爷将房子租给她,可惜被英明神武的黄家表少爷祝扬给揭穿了诡计。祝大少爷同情李老爷的遭遇,于是便花费三千五百两银子买下了闹鬼的百万饭庄。当然,这里面少不了暗讽巡检司,变成了区区贱民的鹰犬之类不伦不类的酸话。/p

第二种则是怒斥江寒做人不仁不义,不择手段,不知廉耻。/p

不说曾启怎么样,单论王掌柜对她的好,她竟然狠得下心将人从楼梯上扔下来,所作所为实在令人发指。还说半夜的鬼声就是她模仿的,因为她曾经与曾启关系亲密,对曾启的声音非常了解。这一种谣言听起来最理智,据说信的人也最多。/p

第三种最是神神叨叨无厘头。/p

它在第一种英雄说与第二种道德说的基础上,添油加醋,上纲上线,形成了一种命运说,对江寒展开人生攻击。/p

总结起来就是,她江寒命犯七煞,所以娘死,缺德事做太多,所以爹残,还说,那曾掌柜虽然有罪,但因为与她走得太近以致死于非命。因此,建议大家不要去江家


状态提示:第352章 谁在造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