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南宋之帝王大业>第436章 赵昀出兵

入秋之后的北方大地一副秋高气爽的感觉,燕京城经过半年的多恢复,此时已经稳定了很多,加上辽东之地的稳定,赵昀此时已经稳定了河北和了当的局面,陕西的局面也很好,赵昀现在需要讨论对金人的用兵之事了。/p

赵昀在收复辽东之后,立刻开始安抚当地的部族,划分领地,让这些部落暂时归心了,然后就开始着手组建骑兵,骑兵最重要的一个战马也因为辽东的收复,让赵昀得到了大量的战马。/p

首先大战之后缴获的战马就已经有五万多匹,加上各部落的出马出人,赵昀在短短的半年内就组建了五万骑兵。/p

加上之前组建的三万骑兵,赵昀此时有八万骑兵,其中一半的骑兵都是游牧勇士,战斗力非常强大。/p

赵昀令张汝楫统领这支骑兵,在训练骑兵的同时,赵昀也加进了步兵的组建,李宗庆在燕京和河北一带组建了十万步卒,这十万步卒是可以出战的,不是守卫地方城池的民兵。/p

在山东的孙武正也加紧练兵,按照赵昀的计划,调集了一部分江南的军队,还有一部分山东的部队,孙武正手下也有将近十万军队,加上陕西长安城方青山的五万军队,还有荆湖赵方的五万精锐。/p

这样赵昀可以机动作战的兵力就已经达到了将近四十万,这么庞大的兵力,算上驻守地方的民兵和守备军队,赵昀需要供养的已经将近七十万。/p

这个数字几乎和之前的南宋兵力差不多,但是其中的精兵已经占据了一大半,这是之前宋朝无法比拟的,同时花费也是非常巨大的。/p

赵昀的军费开支已经达到了巅峰,超过了一亿两,不仅是军队的巨大开销,还有大量的军事准备,火炮和火药,海军战船等等,庞大的军队不可能一直供养的,赵昀需要让他们尽快发挥作用。/p

此时入秋了,是出兵的最好时候,这个时代出兵都会选择在秋天,主要原因就是秋天过后,军队的粮草得到了充足的补给,如果是在其它时节出兵,就会影响粮食的生产,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生产全部都是手工为主,最重要的就是人,如果人一旦离开了,影响是非常大的。/p

赵昀于是决定在秋天用兵,准备在三个月内击败金人,灭掉金国,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战事。/p

赵昀计划五路大军围剿金国和蒙古一带,北面的张汝楫集中八万骑兵出居庸关,去关外重镇宣德和丰州一带,将那里的残余的蒙古部落剿灭,然后入关攻打大同。/p

李宗庆集中十万大军出紫荆关,进入山西,汇合张汝楫的大军围攻大同和太原等等地。/p

孙武正统兵从淮南一带出兵,直取大名汴京等地,赵方从荆湖进兵,攻打唐州、邓州等地,然后汇合孙武正大军围攻汴京和郑州。方青山从长安出兵,出潼关,攻打洛阳。/p

如果按照赵昀的这个计划执行,灭掉金国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赵昀也为此准备了充足的物资,尤其是五十门攻城火炮,还有大量的黑火药,这些都是军队的利器,完全可以将对手全部剿灭。/p

赵昀的这个作战计划非常大胆,但是也可以说是力量雄厚,在赵昀看来,金人是无法形成有效的威胁,赵昀从四面包围金国,金帝根本就没有兵力可以调配支援,因为他每个地方都需要兵力防御。/p

但是重点还是汴京和洛阳一下,金人在此集中了三十万军队,依托黄河守卫各处,赵昀在这里的兵力只二十万,所以山西的战事尽快平定,不然张汝楫和李宗庆的大军无法南下,从北面对汴京的压力就没有了,金人就可能集中军队顽抗到底。/p

所以赵昀在入秋之后,立刻开始行动,在骑兵完成训练之后,张汝楫统领八万骑兵就出关了。/p

入秋之后的的蒙古部落都在收割过冬的草料,开始将养护了大半年的牛羊驱赶着围挡起来,准备着过冬的准备。/p

去年的一场寒让草原上的各部落损失惨重,终于熬过一个冬天的各部落算是看到了曙光,现在没有了南方汉人地盘上的粮食供应,加上各部落跟随铁木真出战损失的大量的勇士,于是这个冬天就需要准备更多的东西,不然又要饿死更多的人了。/p

就在各部落都在忙碌着准备过冬的物资的时候,突然居庸关的宋人出来了,而且全部都是骑兵,浩浩荡荡的出了居庸关,直奔关外重镇宣德而去。/p

此时的宣德被一个小部落占据,这个部落准备利用宣德的城墙过冬,但是他们还没有站稳脚跟,宋军的骑兵就到了。/p

看着黑压压的宋人铁骑,这个部落根本就没有抵抗,然后就投降宋军了,因为这个部落知道他们的一千骑兵根本就不是宋军的对手,而且他们也不准备逃命了,逃命了什么都带不走,等到下雪之后,所有人都要饿死,于是就直接投降好了,毕竟宋军明确表示只要投降,就可以免死,并且一切牛羊都继续归属他们。/p

张汝楫的金兵很快,南下宣德之后,周围的很多城池也被宋军收复了,但是这些城池已经严重损坏,根本就没有驻守的价值了。/p

很快,宋军也收入了北面的重镇丰州,丰州周边是重要的军堡,其中有丰州,云州等两处重镇,都是当年女真人攻打西夏的基地,但是后来都被蒙古人攻占了,加上西夏的一大部分也是蒙古人的地盘,于是这两处重镇也就荒废了。/p

铁木真此时最后悔的就是当年将这些重镇驻守的


状态提示:第436章 赵昀出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