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江万城听了江永才的一番讲述后,心里也震惊不已。
同时,他对张云川做的那些事儿,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他没有想到这个张云川的魄力如此之大。
要知道,无论是摊丁入亩,一户一田,还是废除苛捐杂税,那都是大刀阔斧的改动。
也难怪江永才这孩子对张云川如此地推崇。
张云川做的这些事儿,常人压根就做不出来。
哪怕将其中一项做好,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可人家张云川不仅仅做了,而且一次性做了那么多大刀阔斧的改动。
难怪张大郎能够短短时间崛起,拥有这么强的实力。
就他这一份魄力,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节度使大人,我们东南节度府积弊已久,这积弊甚至已经威胁到了我们的生死存亡。”
“倘若是我们任由其发展下去,我们东南节度府后果不堪设想。”
江永才大胆直言说:“我觉得我们必须得仿效张大郎,对我们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
“变则通,通则久!”
“唯有如此,我们东南节度府才能从泥沼中爬起来,否则的话,只会被泥沼所吞没!”
江万城闻言,脚步微微一顿。
他招呼江永才道:“走,我们到那边去歇一歇。”
“是。”
江永才跟着江万城走到了凉亭坐下。
“针对我们东南节度府的革新,你有什么腹案吗?”
坐下后,江万城这才细细地询问。
江永才稍一迟疑后回答说:“节度使大人,我觉得张大郎做的就很好。”
“我们只需要仿效张大郎进行各方面的革新就成。”
“只要革新成功,那么我们东南节度府将会一扫先前的颓废之气。”ps
“那你具体说一说。”
江永才想了想后道:“我觉得事在人为,这一切的核心都是人。”
“张大郎之所以能大刀阔斧的革新,那都是因为他手底下有一群能臣干吏。”
“除此之外,军队的支持也很重要。”
“只要有了军队的支持,又有一批能臣干吏做事,那大事可成!”
江万城微微点头。
自己的这位侄儿现在总算是长进了。
这无论做什么事儿,必须要拳头硬才行。
这要是拳头不硬,人家就不会服你,你说的话那就相当于放屁一样,没有什么效用。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对军队进行革新。”
“我们的镇南军、江州军和右骑军现在看似人多势众,实际上却良莠不齐,疏于操练。”
“这其中各级军官多是举荐为官,并没有多少威望和实战经验。”
“这样的军队,吓唬吓唬山贼流寇尚可。”
“一旦上了战场,发挥不出多少的战力。”
江永才道:“我们当裁撤老弱病残,编练一支能征善战的新军。”
“新军的军饷必须足额发放,能者上庸者下,不能再任人唯亲。”
“与此同时,新军必须要有严明的军纪,要爱护百姓”
实际上江永才也没有带领军队的经验。
他现在所说的,完全就是仿效张云川麾下的亲卫军。
因为他接触的最多的就是驻防在宁阳城的亲卫军。
他看到了亲卫军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他看到了对方的昂扬的士气。ps
他也看到了百姓对亲卫军的拥护爱戴。
所以他觉得他们有必要对他们东南节度府的军队体系进行一番大刀阔斧的革新,放能重塑他们的战力。
只要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为后盾,那他们做其他事情就不用再缩手缩脚了。
现在他们无论是镇南军、右骑军亦或者是江州军。
里边的关系都是盘根错节的。
其中不少人的亲眷在各个衙门任职。
他们彼此勾连,让他想做什么事儿都变得举步维艰。
要是能编练一支新军,那他做事就有底气了。
面对自家侄儿提出的编练新军的提议,江万城面色阴晴不定,进行了一番细细地考虑。
想到自己侄儿一向的所作所为后,他觉得他应该真的是为东南节度府好,而不是另有私心。
江万城不急不缓地问江永才:“那你觉得这编练的新军多少数目为妥?”
“一万人足矣!”
江永才伸出手指说:“兵贵精不贵多。”
“张大郎当初以左骑区两三万人就能够打得复州军连战连败,那是因为张大郎麾下的都是千锤百炼的精兵。”
“复州军看似人多势众,很多却都是临时征召编入军中的青壮而已。”
“张大郎麾下的兵,一个可以打对方两三个人。”
“要是在一定数目上彼此配合的话,那张大郎会的兵战力更强。”
“张大郎麾下的一个五百人的都,甚至可以直接对抗复州军的一个营!”
听到自己侄儿只编练一万人,江万城微微点头。
“那好,这一支新军就由你来编练,我任命你为这一支新军的大都督,如何?”
江永才也没想到自家节度使大人如此痛快地答应了。
这让他很多憋在肚子里的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呢。
可是他也能感受到,节度使大人是支持和赞同自己的提议的,这让他很高兴。
“多谢节度使大人信赖!”
“我一定肝脑涂地,将这一支新军编练好!”
江万城笑着对江永才说:“你编练新军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