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卫所制,合并卫所,保留精锐,走职业军士路线。”
“废除军户制度,自此以后,军户和民户没有任何区别,民户享受了,军户都能享受。”
“废除军户屯田,所有军屯田全部收回来。”
“自此以后,军就是军,职责是保家卫国,守土拓疆,
民就是民,职责是开荒种地,促进各业百花齐放,各干各的事,互不干涉。”
崇祯一连说了三个废除,听的众人心中齐震。
也能听出崇祯废除卫所制的决心。
职业化军士路线,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的,李邦华疑惑道:“陛下,恕臣愚钝,您说的职业化是什么意思?”
“说的通俗一些,军士将成为士农工商四业之外的第五业,国家与军士签订契约,职责更加单一和明确,服役一定年限后退出军队。”ps
“初步设想,两京十三省根据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保留三到五万人的精锐,
九边根据防线和地理位置,保留三到十万的数量,
加上禁军和京营,大明最终的数量保留在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万人。”
“另外再招一批约为三十万左右的兵募(预备役),平时和职业化军士的训练一致,
但不负责守土拓疆,作为职业化军士的补充力量,战时也会作为预备兵力投放战场。”、
“这么算下来,总计是一百八十万军士。”
众人再次被崇祯的规划给震撼了,毕竟以前都是卫所制、府兵制和募兵制,这种走职业化路线的的好处多多。
诸如调动的及时性、训练和指令的统一性、军队的纯粹性等等,最终形成强悍的战斗力。
英国公张维贤眉头紧皱:“陛下,整顿卫所臣是极力赞成的,职业化军队好处也多,但问题也不少,
例如军饷。即便是一百二十万正式军士,每人按十八两算,一年就是两千两百万两,
三十万兵募按一年十二两算,一年也需要三百六十万两,
再加上吃喝兵器等等,一年至少五千万两白银或者等价的东西,这笔庞大的开支朝廷根本无法负担。”
“英国公,您算的没错,但有一点是有偏差的,兵募不一定给军饷,
或者给那么高的军饷,这就好比现在的役,他们给官府干活,官府也没给银子呀。”
英国公说完,不待崇祯回应,李邦华出声了,随即又道:“还有吃喝这些,朝廷虽然废除了军户和军屯,但也不是说不留田了,
臣在想,兵募能不能直接放在各省,例如陕西有三万预备役,那朝廷留十万亩良田就行了,
训练的同时种种地,就当是锻炼体力,或者找当地人帮忙种,
十万亩良田种的好一年能产出三十万石粮食,满足三万预备役的需求很轻松,
多的还能供给职业化军士,甚至卖了发他们的军饷,
这中间的过程我们设定一些制度来监察,避免卫所制中的弊端就行了。
算下来,朝廷每年只需要支付给职业化军队三千万到三千五百万两白银左右就足够了。”
英国公听了李邦华前面的一番话顿时眼前一亮,有搞头呀。
但听见三千五百万两的时候,顿时翻了个白眼。
没好气道:“国库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多银子?一年凑凑是可以,但十年二十年呢?”
“嘿嘿,银子的事,你得去找郭大人,他可是财神爷呢。”
“他就是玉皇大帝,也变不出银子来呀!”
“哈哈,我是变不出来,但陛下能呀!”
张维贤很是无语,心里暗骂,你们就算是想拍皇帝马屁,也得找个靠谱的说辞吧。
变银子,这简直就是瞎搞。
“英国公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郭允厚笑道:“军屯的不是有四百万顷地吗,足够了。”
“足够了?四百万顷地,你拿出去给百姓种,亩产两石半,年产十万万石,
按一成收租,差不多是一万万石,的确是足够了,但这个士绅富商的兼并没有太大区别,
而且这么多良田,管理起来问题很多,一个搞不好就要爆发民变,中间很多过程不可控,总得来说不现实。”
“那要是卖给百姓呢?”
“更不现实,大明下田约为5两,中田6-7两,上田约为8两,军屯的田基本都是中田以上,
pδ咱们就按六两算,一个百姓至少得三亩地养活自己,有几个百姓能拿出十八两银子的?
卖田就不用想了,即便能全部卖出去,那也是涸泽而渔,筆趣庫
固然十年内不缺钱了,可年十之后呢?”
英国公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将田地租给百姓,一年能收一万万石的粮食。
折算一万万两白银,可以持久,但管理漏洞太多了。
卖出去,能收到二十四万万两白银,但问题是百姓根本就无力负担。
秦良玉脸色先是惊喜,随后也满脸的惆怅之色。
白杆兵基本都是靠自筹军饷才能发展_到如此地步,西南因为区域问题,百姓民风彪悍,稍加训练都是一支劲旅。
可惜军饷、粮食等等制约着白杆兵的发展,想打造一支万人的强军都是有心无力。
但转念一想,就觉得不对劲了,以他对皇帝的了解,不大可能做这种无解之事。
既然提出来,一定是有解决方法的:“请陛下示下!”
“请陛下示下!”
英国公也回过味了,朝着崇祯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