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第514章 整顿京营,群臣争辩

整顿京营?

此话一出,群臣都有些错愕,看着李邦华的眼神更是古怪。

似乎是察觉到了众人怪异的眼光,李邦华沉声道:“诸位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李大人,您是认真的嘛?”

李邦华眉头轻皱,疑惑道:“什么意思?”

也不知道李邦华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督察院佥都御史冯余良只得出声解释。

“李大人,京营的各营、卫的主将几乎都是勋贵,但勋贵几乎都被处理掉了,军中的剩下的那些武将估计有大半都要被处理掉,还要去掉老弱病残。

如此之下,京营现在几乎是名存实亡了,还有整顿的必要吗?”

“陛下,臣同意冯御史的分析,京营兵马薄弱,钱粮不敷,武将,戈甲朽坏,空饷严重,根本就没有整顿的必要了!”ps

“臣附议,北京城有禁军九卫、腾骧四卫、锦衣卫、白杆兵、勇士营,五支军队共计二十余万人,已经够多了。”

“对,北京城东面三百余里就是蓟镇,北面三百余里是宣府镇,西南三百里是真保镇,东南百余里是昌平镇,四镇环绕至少二十万大军,再多一支几万人的京营意义不大!”

“陛下,京营诸将估计锐减八成,即便是整顿,又哪来那么多的武将呢?

臣以为,兵贵在精,不在于多,即便只定编五万,一年的军饷和吃喝拉撒就是百万两,不如给边军,提高他们的战力!”

……

群臣只要出声的,都是反对整顿京营的,而且都是文臣。

武将们面带冷笑之色,文臣们打的什么主意,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皇帝现在厉兵秣马,对武将的选拔、培养都做了改革,军饷更是哗啦啦的出去,武将又要出头了。

武将强势,文官还怎么压制?以后还有他们说话的份吗?

崇祯看了一眼群臣后,又看着一直没有出声的英国公张维贤:“英国公,京营自成立开始,就是你们张家在掌控,你的意思呢?”

“陛下,京营不是我张家的京营,无论是京营,还是边军、卫所,都是朝廷的,

所以,京营整顿与否、还是裁撤,都以朝廷大局为重,臣都可以!”

啧啧……

群臣听着张维贤的回答,心中啧啧了起来。

他们很想问问张维贤,说这话的时候不心虚吗?

你张家能屹立不倒两百多年,心里没点逼数吗?

除了历代国公能力还过的去外,掌控经营绝对是一大底牌。

“李爱卿,你既然要整顿,那就说说你的理由吧!”

“是!”

李邦华回应后,转身看着反对的群臣,嘴角挂着一丝冷笑:“诸位大人,本监察使有一个问题请教诸位,太祖当年为什么要设立五军都督府?”

不待群臣回应,李邦华立刻道:“我来告诉诸位,太祖说了,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一府反而四府制!”

“你们能保证禁军九卫就一直是忠于陛下的嘛?会不会哪一任都指挥使有着狼子野心反叛了呢?会不会被哪位皇子拉拢?

那腾骧四卫、勇士营能抗衡吗?

别说没有反叛的不可能,天下没有绝对的事情!”

此话一出,群臣脸色骤变。

尤其是禁军都指挥使孙传庭,脸色黑的跟锅底一样,狠狠的瞪了李邦华一眼。

他,你比喻啥不行,非要拿造反来说事?

这不是将他架在火上烤吗?

但他知道,李邦华说的这是绝对有可能发生的。

以后皇帝子嗣众多,谁也无法保证会不会有皇帝拉拢禁军、腾骧四卫,成祖不就是例子吗?

“我再问诸位大人一个问题,北京城防守需要多少兵力?”

对于这种问题,哪里是一众反对的文臣能答出来的,众人一时语塞,皆是看向了兵部尚书侯徇。

侯徇立刻道:“北京城东西长十六里,南北宽六里,围长四十四里,

城门九座,角楼四座,水门三处,敌台一百七十二座,雉堞垛口两万余个,垛口下炮口一万三千余个,筆趣庫

如果有敌人进攻,因为不知道敌人从哪个方向攻城,如果全面防守,臣估计最少需要三到五万人,

这只是外城,还有皇城、宫城,皇城围长十八里,宫城围长七里,至少需要两万人,

如果算上损耗、其他地方布置、应对突发情况,这个人数还要增加两到三倍,估摸至少需要十五到二十万。”ps

群臣震惊,如果假设成真,敌人攻击北京城,那就意味着禁军、腾骧四卫、勇士营都已经战损过半了,剩余的人连防守都不够。

听着侯徇的分析,崇祯心中也是感叹历史上崇祯的时运不济。

北京城城墙高度平均在七点五米到十五之间,墙厚十二到二十米,外还有护城河,

只要北京城粮草充足,有个六七万精锐,想攻破北京城简直是难如登天。

可崇祯偏偏遇见了百年难遇的鼠疫,整个北京城尸横遍野。

大疫活下来的军士,衣装狼狈,等于乞儿,缺衣少食,虚弱的都站不起来,更何谈防守。

天时、地利、人和都归于李自成了。

“诸位,抛开李监察使和侯尚书的假设!”

袁可立出班了:“自唐宋以来,京师皆宿重兵,畿内外当天下之半,让其可天下之兵马难敌,这是太祖设立京营的初衷!

虽然后面衰败了,但不能说京营不重要了,这是朝廷的


状态提示:第514章 整顿京营,群臣争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