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虽然李志高决定听从赵长天的建议去打南京,但他的想法更多的是看中扩展战略空间这一点,并不想现在就把老巢移去南京,更不想立刻通电起义,去过早的当那个出头鸟,这跟赵长天的本意是不同的。

赵长天的意思,是让李志高就此扯旗造反,来个首义,进而掌握反清的主动权,之后号令群雄,一鼓作气灭亡满清,最终夺取天下。他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认为自家的军队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作为一个清末的年轻知识分子,他这么想,倒也无可厚非,走的还是农民起义那套军事第一的老路子。

但李志高不同,作为一个现代人,他的知识面更宽更广,想的也更多,他的考虑的不只是军事对比,他考虑更多的是其他方面的情况,比如影响力,比如人才储备,比如控制能力等。

确切的说,李志高想的,是如何才能更好的巩固自己已有的胜利果实,如何才能获得一个完整而强大的国家,而不是表面得到全国政权,实际却得到一个烂摊子。

作为一个种田流的推崇者,李志高一向喜欢稳扎稳打,打下一个地方,巩固一个地方,而不喜欢速攻流,因为速攻流虽然很爽,却根基不稳,很容易一个不小心就被人打了反击。

而作为一个伪历史爱好者,李志高也很清楚,像造反这种高难度的技术活,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也不能光看军事力量,还得看其他方面的力量,比如人才储备,比如资金储备。工业能力等等等等。

也就是说,李志高认为,古往今来所有造反成功,并坐稳江山的人,都得有四个前提,那就是有钱、有人、有兵、有地盘!

李志高现在靠作弊的方法。只是做到了有钱有兵有地盘,但有人这一条,就还不够。这个有人,主要就是忠心耿耿的人才,特别是指那些比较廉洁,比较忠心,能替李志高牢牢把持住地方政权的各种行政人才。

当年国民党为啥抗战胜利后,最终败给我党?虽然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还不是因为内部官员**太厉害?为啥李志高改组光复会的时候。要专门搞反腐的机构?就是为了从一开始就尽量杜绝**。

远的不说,看看我党跟蒋委员长不同的结局就行了。

我党当年虽然各种党内大洗地,让很多人诟病,但说实话,那样做却纯洁了组织,加强了领导,让我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了足够高的廉洁与高效,因此尽管贫困。但行政把持力却很强,组织民众的能力也十分强悍。

反观当年的国民党。虽然有强大的军队,但内部**透顶,最终民心尽丧,空有军队,却变成运输大队长,终于还是让我党翻了盘!

所以说。蒋委员长失败的故事告诉李志高,造反事业要想取得最终成功,不能太急切,也不能光迷恋军队,还必须有一个廉洁高效的组织跟政府班子。要让利于民,争取民心,不止要让军队完全服从你,也得让你治下的老百姓也向着你。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不是乱说的,你要当真正的老大,不能光以威服人,还得以德服人。威自不必说,而这个德,并不是啥个人操守之类的德行,而是要有廉洁高效的行政班子,而这些,统统都得靠人才,靠忠于自己的人才!

总之,李志高来这个世界的时间还太短,根基不稳,目前还缺乏能管理地方民政的行政人员,替自己掌握好当地的资源,所以不能扩张太快,一旦扩张太快,行政人手不足的话,就只能用原先的官僚,那最后自然就会带来**等一系列恶疾。

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一开始就防微杜渐,形成制度,以后发展就好办,如果一开始就**不纯,以后只会越来越糟糕!

因此,李志高才不求最快,只求最稳!为的,就是给自己培养合格而忠心的政工干部赢得时间,这些东西,是急不来的,不是说给点武器训练几个月就行的。

如果说那些考虑还有些远,那回过头说点更实际的。

从军事角度看,打下南京之类的地盘都好办,可打下之后呢?如何治理?让谁去治理?这都是问题。

李志高现在兵马是很强,但还不够多,打下南京没问题,守住南京估计也问题不大,但那会牵扯自己很大的精力,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些民党。

毫不客气的说,一旦自己打下南京,那些民党份子必然跟闻到腥味的鲨鱼一样奔过来抢班夺权,你让他们来,就会恶心死你,不让他们来,他们就会唾沫星子说死你,到时候光扯皮就能耗费掉所有的精力,因此李志高才打算继续把老巢放在太平府,继续高筑墙,缓称王,只把南京当作战略缓冲地,或者说当一个诱饵以及战略绞肉机,来吸引各方注意。

具体的办法,就是继续学当初自己起家灭巡防营那套方案,以第九镇新军的名义打下南京,继续以第九镇新军的名义通电起义!自己则继续隐藏在背后获取实利。

这其实不难,第九镇现在的统领是徐绍桢,这家伙原本就很同情革命党,第九镇也一直情况不稳。

那个江南提督张勋,在南京领导的巡防营,主要就是为了防备第九镇,而这次作战,把第九镇摆在前面,巡防营放在后面,原本就是有督战的意思在里面。谁知道,赵长天先不打新军,而是绕过新军先打巡防营,这才打乱了所有的部署。

现在,徐绍桢已经成了俘虏,自然是李志高说什么,他就得听什么,再说这


状态提示: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