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庚子猎国>第353章 激战李尼维支联队(六)

天放亮之后,大雨依旧下着,大概是因为春天和夏天都没怎么下雨,7月末的这两天里突然下起了大暴雨来,许多农民认为这是龙王爷在接受农民的诉求,纷纷跪地叩拜。而华北地区接连两天的暴雨让所有的战争都不得不陷入停滞之中,甚至天津之战也因为暴雨而各自罢兵,都藏在帐篷里或者是房屋里。

在天津的八国联军受到影响最大,他们运送上去的一船弹药因为受雨水影响跌落水中,后来又被重新打捞上来,但很多子弹和炮弹受到了影响,导致天津之战没有朝着总指挥官列克谢耶夫的设想实现。

在北京,因为突然的暴雨也让东交民巷的洋人们得以喘息,武卫后军义和团、神虎营等进攻部队退去,洋人重新加盖自己的防御工事,救护伤员。对于窦那乐来说,他现在最希望得到的不是补给,而是关于援军的消息,任何消息。但报来的消息将他吓得失魂落魄,西摩尔联队遭到全歼。西摩尔本人命丧中国。一种悲观的情绪蔓延在东交民巷中,人们不禁自问道,我们还能不能防守下去了……

而曹跃趁此时机整合部队,并筹集粮草,同时在陕西、河南、华北筹集壮丁,用于防御工程的修建。战争时期,非常时刻,拉壮丁做工不足为奇,既然外国人已经打到了头上,没有人是无辜的了。

而在房山,聂嘉率领的血军右路军连夜失去了俄军踪影,但聂嘉并没有放弃对李尼维支联队的追杀,探兵报告了李尼维支联队撤退的可能路线之后,聂嘉立即下令:步兵第3旅,步兵第4旅各派出两个团,由旅帅米奎和旅帅章程带领,沿着房山一直追到天津。如果沿路上没有发现情况,也要相互配合撤回到房山县来,同时他将战报上报给身在顺义的总司令大将军曹跃。

这两支追击部队各4000人,合计不到 0人,一左一右开始向东追击。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们追击李尼维支联队出发不久之后,居然在永定河边上追到了李尼维支联队参与士兵,这支部队正在艰难地渡河。

因为连夜暴雨,永定河水位暴涨,冲垮了原来的浮桥,淹没了原来永定河上的石桥,有几个比较勇敢的俄国人想要泅渡过去,被河水冲走了,不知所踪。李尼维支欲哭无泪,弹尽粮绝,前有暴涨的永定河,后又追兵,他决定拼死一战。于是在永定河边上,李尼维支联队摆出决战的架势来。

过河的俄国士兵才十几个人,他们看了一眼同袍,只能撒丫子逃走,但在路上却遭到义和团民众的袭击,最终只有不到十个人活着回到了天津。

章程与米奎见到李尼维支联队的架势,立即决定——暂时休息一下。

这大雨天追击敌人,两条腿累得要死,两人认为士兵应该得到充分休息,反正敌人也跑不了。不过防御工事还是要修建的,别被他们来一次反冲锋,打乱自己的阵脚。于是他们让随军的炮对着李尼维支联队的阵地进行炮击,其余人休息一下,吃一吃饭,喝一喝酒,放松一下身体,暖和暖和。

李尼维支立即派出了一队人进行反击,但是被精心准备的章程和米奎二人打败,血军士兵对于这些打扰自己休息的李尼维支联队反击部队非常恼怒,奋勇射击,联军在丢了二十多具尸首后不得不狼狈撤退。

“不要慌,不要慌,我们还有时间,我们还有救兵!”李尼维支声嘶力竭地叫喊道,很快他们被包围并被压缩在河边的一个仅有十户人家的村屯里。俄国人的士气下降的更厉害了,很多人嚷嚷着不如投降算了,李尼维支掏出手枪打死了一个说投降的俄国兵,怒道:“动摇军心,该死,现在才是体现俄罗斯精神的时候!”众人郁闷不已,俄罗斯精神是顽强,不是送死啊!

章程看到永定河水位似乎还是要涨,而且李尼维支联队撤退的匆忙,没有携带什么补给,他与米奎商量一下之后,两人决定就跟他们耗着。我们有吃有穿有住的地方,你们没有!你们连生火的东西都没有!

在章程的坚持下,血军的炮火将村庄里的房子全都炸塌了,俄国人连最后的栖息场所都没有了。

过了一会儿,永定河水还是接着暴涨,那河水以能看得见的速度进入村庄里,俄国人发现双脚已经浸入水中了,过了一会儿脚踝也浸入水中了。在拷问了本地村民之后,李尼维支得到了一个让他非常郁闷的答案,华北的这场突然而来的暴雨降雨量可以说是二十年中最大的,两天的降雨量居然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降雨量总和。

再过了一会儿之后,俄国炮兵向李尼维支报告,大炮沉入水底了。

章米二人也感觉到了河水暴涨的危险,立即下令八千血军主力部队向后撤退五百米距离,占领高地——咱们别被淹着了——

到了晚上,后方送上来晚餐,热乎乎的姜汤和烙饼,一人一块半斤不到的马肉,至于马骨头汤则是管够喝。昨天战死的一百多批战马以及今天抓捕的两百多匹战马被聂嘉拿来做了粮食。战马算什么,战士的生命才宝贵。

章程和米奎喝着马肉汤吃着马肉和烙饼,看着对面站在齐膝深水中的俄国兵,大声嘲笑起来。

章程有一个手下叫做郭利可的连长,是武备学堂三期的学员,他建议说我们给对面俄国人送一点热乎乎的马肉汤吧,米奎顿时摇头拒绝说咋能给他们吃。章程问你为什么这么说?郭利可笑说咱们来一出十面埋伏唱楚歌瓦解军心


状态提示:第353章 激战李尼维支联队(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