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柳大成一家在别人的羡慕嫉妒中,风风火火的翻修起了新屋子。
翻修屋子的同时,也不忘了捎话去告诉安娘和惠娘姐妹两个。
而惠娘和安娘知道这些,心里也暗自为娘家高兴。
这样一来,娘家也不会被人说三道四的了,特别是那些个瞧不上柳家的人。
安娘得知,本想抽空回娘家一趟的,转眼一想,到时候自己去了想必帮不上忙,加上自家孩子多,反而让柳大成夫妻俩担心就不好了,就没回去了。
所以安娘就在赵家安心的过着自己的日子,也没有人随意找她的麻烦,得空了,还摘些吃不完的菜拿去城里卖,换些铜板。
田里的那些事儿,安娘也顾及不过来,赵春生倒是帮安娘家照顾着,安娘也学惠娘那样,在村子里收了些鸡蛋,在家里腌制了不少的鸡蛋放着,之前惠娘和她说了,要是她做了一定得告诉她,到时候好一起卖出去,这些安娘自然是记着的。
闲暇的时候,还教亚灵和亚芝姐妹俩编制络子,拿去城里换钱,亚灵也能绣荷包了,赵夏生安娘也指望不上了,所以做什么事儿都没有与他商量过,赚了铜板,也没有告诉他。
要是真说了,还指不定被他给拿走了呢,赵夏生知道这些,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整个人跟变了似的,整日里脾气暴躁的很,先前亚灵几个还会去和他说话,后面赵夏生不是打,就是砸东西的,亚灵姐妹几个根本就很少靠近他了,也没人和他说话。
赵牧和忻子不来烦她,安娘的日子好歹也比之前好过了很多。皮氏隔几天还给她送些东西过去。
娘家翻修了屋子,安娘那里暂时也没出什么事儿,惠娘便想别的赚钱的路子去了。
此时已经快九月末了,村里原本对下雨还抱存着希望的人,也不得不死心了,从端午到中秋,现在都已经立过秋许久了,过去了将近四五个月的时间了,还是一滴雨都没下。
田里的稻子大都因没有水的供给,都干枯发黄了。村子里的杏,水也都快见底了,所以南叶村的这些个人心里而今心里那个愁啊!
三五几个也不在家呆着了。全出来在村子里议论,烦恼这件事儿该怎么办好,范家的田地倒是还好,范老头只种了一亩的水稻,其他的两亩地都换种成红薯还有绿豆了。
大房和二房还有四房。和范老头的情况都差不多,之前能种水稻的都种水稻了,没种水稻的,只能换成别的。
但南叶村还有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像范老头家这样的,要么都是种了红薯,要么就是种了水稻。这种了水稻的人心里一个个着急,有些闹着要去找村长商量,有些说找村长没用。在村子里闹翻了天。
范老头虽说心里头不是很急,但总归是不舒服的,心头道:“没成想,倒还真是要干旱了!”原本他也只是猜测来着,毕竟这南叶村。已经多年没有干旱过了,而这时范家的其他人才隐隐明白。范老头之前说的那番话的意思了。
范姜怕粮食不够,还上镇上买了许多回来藏起,这些自然是偷偷摸摸的干的,李氏当然也去买了几袋子粮食回来,不过花的钱,好像和掉她的肉没什么两样。
镇上的米价和粮食什么的,价格每天都在一个个的往上增长,好在惠娘家早就买了很多的米,面,玉米粉之类的粮食回来,全放在地窖里,到时候也不愁到时候没粮食什么的。
不过村子里发生的这些惠娘是不知道的,范铭最近这段日子忙着弄后面的荒地,也没功夫去管这些,兰花已经和罗九一样,被惠娘请过来做长工了,炸油条和煎饼的事儿,都交给兰花去做了,兰花变成长工,心里头自然是高兴了,连在家里都神气了不少,说话至少有分量了。
要知道村子里很少有女人能当长工赚钱的,不仅是因为她们不愿意做,而是没人请她们,稍微有些手艺的人,都是绣了荷包,打了络子什么的,去镇上或者城里卖就成。
要是没手艺,去了镇上或者城里,别说找活儿干了,估计还没开口就被轰了出去,镇上的有钱人,可都是看不起穷人的,用的人也都是买来的奴仆,谁会傻到还请外面的人去自己家里做事儿?
加上村子里也没有谁家能请的起长工的,所以对于兰花成了惠娘家的长工,村子里可有不少的人嫉妒呢。
这些事情交给兰花和罗九,惠娘也放心,也好想其他的赚钱路子了,惠娘也算过了,这会儿都已经快是九月末,山里估计有不少的果子成熟了,正好去摘些回来,要是能找到什么新奇的东西时最好不过的了。
所以早在前一天晚上,惠娘就和范铭商量这件事情,范铭知道自家媳妇一向有主意,自然不会阻拦,要是找不到什么野果子之类的东西,就当是出去游玩好了。
这样一想,范铭心里高兴起来,第二天,送走了罗九和兰花两人,一家三口准备好东西,高高兴兴的去山里了。
早上的空气格外的清晰,林中时不时传来鸟叫声,惠娘呼出了一口气,停了下来,这会儿一家三口已经到了山的外围了,走了一圈,也没瞧见有什么果树之类的,再看苗苗有些气喘吁吁。
惠娘便对前面带路的范铭道:“阿铭,咱们停下休息一会儿吧,苗苗都走不了。”苗苗走了这么远的路,也算不亦。
苗苗因走路而有些气喘,小脸蛋红扑扑的,看着范铭道:“是啊,爹,咱们休息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