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束脩由先生定,周慧仁会根据学生年纪大小、所学内容不同,调整束脩。如果是来仅仅以识字为目的的,那和要参加科考为目的的,自然不同。七八岁的小儿,和十来岁的少年,又不同。
秦显已经十四岁,算是大龄学生,一般学堂其实是不爱收的,因为年纪大了学东西会慢。而且他还是想考秀才的,所以先生压力会更大。一般都会要求多交束脩的,到时候先生也会格外严厉一些,敦促学生好好读书。
周慧仁收下他,一年一吊钱,分三次付清,如果不是心里有点愧疚,按理是要收一吊半到两吊的。毕竟读书人家都是有钱人家,普通温饱都成问题的人家,不太会送孩子来读书,所以束脩绝对不便宜的。
毕竟对他们来说,读书是有钱人的奢侈事儿,不是种地泥腿子们的营生。
为了支付秦显读书,家里负担陡然重了很多,一石粮食一吊钱,并不是小数目。
柳氏也没多说什么,只让他好好读书,既然答应他了,就一定会做到,也让他记住当日说的话。
而秦大福却也有了心事,因为家里拿钱让二显去读书,张氏有很大的意见。嫌他浪费钱,有那么多钱干嘛不买牲口?可以大家一起使唤,干嘛不买地?非要去让一个二半吊子读书,能读出个什么出息来?
秦大福被骂个狗血淋头却也不敢还嘴,因为张氏自从那次他不给面子跟着媳妇走了以后,张氏就说自己不舒服,病了,看到秦大福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一个劲地说他不孝顺,把秦大福逼得也心里疙疙瘩瘩的。
张氏想逼着他把钱要回来,不去给二显读书,攒钱买牲口,可秦大福也没办法。柳氏这个人,只要拿定主意了,那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在她答应二显读书,不管谁说也不好使,答应三年时间就是三年时间,不会食言的。
而且秦大福也不想二显有遗憾,所以,根本不可能听张氏的。可任谁被自己亲娘整天有事没事叨咕说他不孝顺,他也会心里难受。
好在秦大福子女多,柳氏也不是木讷自私的人,秦大福有什么心思秀瑶第一个就猜出来了,尽可能地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又忙又乐,他倒是也过得舒坦。
作者有话要说:一大早带娃儿去体检,刚回来,赶紧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