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仙侠修真>小军阀>第八百七十章 武装干涉

1935年1月,法国外交部长赖伐尔跑到罗马,同墨索骛尼签订协定,以加强合作,消除分歧,意大利答应放弃它对法属突尼斯的要求,并同意照顾法国在阿比西尼亚的特殊利益。

法国同意修定意属利比亚同法属西非洲和法属赤道非洲的分界线,把11万平方公里的撒哈拉沙漠地区让给了意大利;同时还修改了法属索马里兰同厄立特里亚之间的边界,使意大利又得到了800平方公里的海岸地带,这块地方靠近曼德海峡,具有很大的战略价值。

此外,法国还同意意大利取得吉布提一亚的斯亚贝巴铁路的20%的股票,使用吉布提港,为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大开方便之门。

英国对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一直采取纵容的态度,据当时在英国政府担任国际联盟事务大臣的艾登回忆,1935年5月初,墨索里尼通过其大使给英王陛下政府带来口信。据英国外交大臣西的描述,口信的内容是吁请英国对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行动持最友好的。帮助的态度。西告诉这位大使:“对意大利的友好并帮助意大利,一向是英国政府的目标,我们的很多行动都可以作为证明。”

可见英国政府是支持意大利法西斯进行侵略的。

至于美国,正当意大利向阿比西尼亚边境运兵、准备发动侵略战争时,美国此时正陷入到新的经济危机之中,根本没有空去管什么意大利或者阿比西尼亚的问题。

英、法、美的这种绥靖政策,大大助长了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墨索里尼更加肆无忌惮。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30万侵略大军发动突然袭击,越过马雷布河边界,大规模侵入阿比西尼亚境内。

阿比西尼亚人民同仇敌汽,奋起反抗,对于战争的前途和国民的情绪,皇室发言人对前来采访的外国记者们说:“为了自卫,国王正在改组他的军队。

你们已经在城里和乡间看到武装的人了,12岁的孩子已经在他们纤弱的肩头上背着步枪老年人把佩刀挂在他们的右腰,这已经是阿比西尼亚人的一种习惯了。我们阿比西尼亚人爱好兵器,并不是因为我们好战,更不是因为我们残忍;我们是一个酷爱和平的国家,我们是为独立和自由而战。为了保卫国家,我们没有一个人、甚至一个女子会留在家里的。我们中了弹,只有流着血死去,即使如此我们也没有一个人愿意落后的!我们相信,正义的事业一定会胜利。”

在全国动员的第二天,国王检阅了由4000名步兵、骑兵、炮兵组成的首都卫成部队。他们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穿着整齐的军服,戴着修饰着狮鬃毛的军帽。阿比西尼亚有20多万人从军他们的年龄只在12岁至20岁之间。

这个岁数是在这个国家里最适当的服役年龄,因为阿比西尼亚人在早年的时候是最能干的,同时也是最肯学习的。这种艰苦的原始生活,使那些活泼的少年变成了强悍勇敢的战士。在奥莱塔的军官学校里,正在培育着一批年轻的军官。他们只进行六个月的短期训练就开赴前线指挥作战了。他们的年龄多在十五六岁左右。每当人们谈起他们年幼时,他们就骄傲地回答说:“我们的父辈在阿杜瓦击败意大利侵略军时,他们当时的年龄并不比我们大啊!”

阿比西尼亚有着全世界最年轻的军队,但是他们却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军队。在全国已动员起来的数十万军队中,只有不到5万人拥有现代化的武器其余的人多是佩刀和长矛。在索马里和旦那基尔部落里长枪都涂着毒药,用这种武器进行肉搏,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过去相互械斗的一些部落,如今也在“保卫阿比西尼亚独立”的口号下联合起来了。

在保卫祖国的神圣战争中阿比西尼亚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利用有利的山区地形顽强抗击意大利侵略军。他们组织伏击战,截断侵略军的交通线,深入敌人后方,为保卫每一公里土地而英勇战斗,使意大利侵略军遭到多次重大失败。

德bo诺被撤职,巴多格里莫将军接替他担任屠杀阿比西尼亚人民的刽子手。

阿比西尼亚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不仅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而且赢得了全世界进步人民的声援。埃及等国人民组成拥护阿比西尼亚独立委员会,举行游行示威,声援阿比西尼亚人民的斗争。

不仅非洲许多国家,而且亚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也同情和支持阿比西尼亚人民的正义斗争。

当意大利侵略军踏入阿比西尼亚国土时,黑人就采取各种方式表示抗议。他们认为阿比西尼亚是一个黑人国家,摧毁她就象征着自人最后战胜黑人。

很多地方都募集资金支援那个非洲王国,而在一些大城市则建立起周密的组织。在全世界人民和进步舆论的强烈要求下,英、法操纵的国联被迫通过决议,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对它实行经济制裁。

然而,这些决议只不过是欺骗世界舆论的一纸空文,丝毫没有妨碍意大利的侵略行动。

英、法在“中立”的幌子下,宣布对交战双方实行武器禁运,这样工业不发达的阿比西尼亚就完全得不到武器供应,意大利法西斯却早已作好了侵略准备,根本不缺乏武器。而对于意大利迫切需要的石油和其他战略物资,则不在禁运之列。这样意大利就能源源不断地从西方国家,尤其是得到大量的石油去发动战争机器,屠杀阿比西尼亚人民。

没有


状态提示:第八百七十章 武装干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