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为君>135| 2.22

五日之后,棉衣和军粮准时送到,除开这些,还有给军队用的无香皂,尝味阁做出来的干腊肉,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人一件百巧坊特制的棉服,又轻薄又暖和,捧在手里就像没有重量一样。

又是一夜北风呼啸,天气骤然变冷,早晨起来一看,发现积雪堆得能够没过人的脚背了。但是在久经大风大雪考验的将士眼中,这点风雪算不了什么,因为,那送到手的,轻如羽毛的棉衣让他们心头充满了暖意。这寒冬时节便也如阳春三月一般温暖了。

军资送到的那一日,王若谷同时收到崔景深给他的一个条子,上面写着八个字:朝政吃紧,速战速决。王若谷看完之后,又唤了入京的王崇古来问了几个问题,当知道陛下将今年宫内的银丝碳都撤了,就为了节省军费时,王若谷沉默了。

然后他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会上传看了楚昭写给他的几封信。裹着羽绒服的众位部将看完信都沉默了,对王若谷的提议再无异议。如此,王若谷便领着大军往草原深处行去。

张英很清楚,王若谷是楚昭起家时的“披荆棘时爱将”,办事沉稳可靠。要攻击这样一个人物,朝堂上的离间之计没有用,硬打的话,战场上鞑靼也绝对没有任何胜算。不过二者加起来,便能够促成这一次看似毫无问题的出兵。

而深入草原打仗,任凭你用兵如神,很多时候也只能看天意。

楚军兵强马壮,一开始自然接连着打胜仗。

成书于穆帝后期的《史记》一书对这场大战进行了史诗般的描绘。

元嘉五年秋,王若谷领大军至武泉,击鞑靼骑,破之武泉北。

又五日,复而从击胡骑于石头岭,大破之,所将卒斩胡百夫长五人。

为了扩大战果,王若谷在石头岭大胜之后,率军追击鞑靼至离石,再次大破之。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他们已经较为深入草原,而且气温突然下降。镇北军虽然长镇边关,但是楚人到底适应不了北方的严寒。此时隆冬已至,天降大雪,参加离石之战的楚军在行军途中,曾因气温急剧下降而造成两三成的士兵都被严重冻伤,甚至冻掉了手指,十分影响楚军的战斗力和士气。

前面讲过,鞑靼族的泰哲在张英化整为零的先进游击战术指导下,于两军对垒时,每当汉军占上风时,鞑靼人立刻四散逃开,但过不了多久,又会自动聚集起来。楚军和鞑靼这么打打停停,看上去都是胜仗,其实也没捞着什么实利。王若谷是个很有决断力也很有行动力的人,他既然下决心要直捣鞑靼老巢,就不会满意于目前的战果。

王若谷下令全军在离石暂时休整,这时内附的南犬戎派人禀告王若谷,他们可以配和出兵,与大楚里应外合夹击鞑靼。王若谷便派了身边的车骑将军谢澹前去攻打鞑靼治下的楼繁城。

谢澹出生北府兵,算起来还是楚昭的堂侄。王若谷此举,的确也有示好谢家之意。以谢澹的兵力,此时攻打楼繁无论如何也不会失败,等同于送功劳给谢澹。而且还是实打实的功劳,便是朝中唧唧歪歪的言官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王若谷外粗内细,做事自来妥帖。能够在朝野中屹立多年不倒,以一介庶子出生统领王家,王若谷必定不是一个简单沙场大将或者忠臣能够形容的,他身上也时时体现出一些互相矛盾的因素。

元嘉间,所称最重者二,曰崔清河公文襄,王琅琊公武忠。王公得君钟爱,膺殊宠,履鼎贵之位,竖震世之勋。尝镇北十六载,边关宴然,后公奔袭鞑靼王庭,封狼居胥,旧伤复发遂返。此二子者,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明将名相,生逢其时。

史记这段评语可谓入木三分,王若谷,的确是元嘉朝唯一能够和崔景深抗衡的权臣。

谢澹是个对自己的军事能力信心爆棚的人,加之一向看不上蛮夷之人,他攻打楼繁时不顾及士兵的身体,以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人海战术取得了楼繁大捷,然后又往北追击鞑靼八十里,击破胡骑于磐石。

在这种不利楚军作战的天气和局势之下,王若谷已经有了退兵歇战之意。正在纠结的时候,谢澹大胜而归,说鞑靼那边都是老弱病残,马也非常瘦弱,不堪一击。若是错过这个机会,只怕鞑靼人经过一个冬天,又能恢复过来。

王若谷反复思虑之后,为了替大楚彻底拔掉这个毒瘤,决心继续向北出兵。

然而此时右将军谭纶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说谢澹的情报有蹊跷,鞑靼人暗弱至此,不和常理,很可能是故意示弱诱惑我军深入其腹地,而南犬戎狼子野心,本就是养不熟的狼,这很可能是一个圈套。

磐石之战后,谢澹的信心一日日膨胀,此时一听谭纶这个军奴出身的贱民居然敢质疑他,非常恼火,自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溜了出去。其实谢澹本来只是打算找几个鞑靼人杀来泄愤而已,谁知道跑出去不远就遇见一队鞑靼骑兵,走不远又遇见一队……

因为谢澹和楚昭有几分相似,王若谷难免多疼爱看顾一二,将手里最精锐的车兵和骑兵都交给他带领。这时候谢澹带着精锐部队,追击速度极快。王若谷一个不错杨,他就已经跑出去上百里。

对于楚军而言,无论现在骑兵强到了什么程度,无论武器多么锋利,孤军深入大草原都是一件愚蠢的事,找不到水源的话,再强大的部队也没有战斗力。。

王若谷得到消息后


状态提示:135| 2.2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