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最强皇帝>第179章 前线无战事
了,倒也罢了,回头还能想办法再把他们给聚拢起来,但若是汉军的骑兵紧紧咬住自己这一行人,那么不用多想,自己的脑袋被送去洛阳示众的日子,怕也就不远了。

一连好些天,波才都在暗自调动部队,重新编组。他准备到时候来一招金蝉脱壳,壁虎断尾——也就是先派遣老弱之旅虚张声势的去进攻长社城,这在汉军看来是极为寻常的事情,因为之前黄巾军屡次攻城,哪一次不是先派杂兵流民来消耗汉军的箭矢?然而,当汉军以为是黄巾军又发起了一次攻城,全神贯注的准备防守的时候,波才便会率领精锐部队,乘机偷偷的撤离。汉军被困在城内,无法向四周派遣侦骑,所以,等他们打退攻城的杂兵,发现了其中的异常时,波才早就率领精锐部队走得远了。

正当波才为了自己的妙计而做筹划准备的时候,阳翟城外的小山上,一小队人正躲在当日朱儁修筑的营寨后,远远的眺望着阳翟城,为首的,正是徐晃。

朱儁从阳翟城外败走的时候,徐晃也正好接到了他军司马,行讨虏校尉的任命。有了这个身份,徐晃立刻接管了阳城内外所有的汉军,总计三千人左右。

虽然手中的兵力比之前大大增加了,但是三千之众,在颍川黄巾的眼中,依旧不过是一支不值一提的弱旅罢了。在他们看来,徐晃能凭借着这三千人守住阳城,就已经不易了,更别说主动出击了。

然而,很不幸,他们遇到的对手,是被曹操赞誉为“有周亚夫之风”,名列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徐公明。

当听说波才率领大军离开了阳翟,转而去长社围困朱儁、皇甫嵩的时候,徐晃便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一个念头,那便是乘此机会,奇袭阳翟。

然而,以自己手中的三千兵马,想要袭取阳翟这样郡治所在的坚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徐晃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所部士兵对黄巾军的惧怕心理。

当日,黄巾军挥军两万余人,逼近阳城,在徐晃冒险出城送走一支补给船队之后,恼羞成怒的黄巾军,更是将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面对敌我兵力的悬殊对比,城中的汉军无不胆战心惊,生怕贼军会攻陷阳城。

虽然黄巾军最终没有发动攻击,不久之后便撤走了,但是汉军的士兵却对声势浩大的黄巾军,产生了一种畏敌避战的心理。

率领这样一支队伍,又如何能出去作战?而且还是发动奇袭?

因此,徐晃一边加强了对所部士兵的训练,一边也宽慰他们,说自己的职责仅仅是防守好阳城,绝不会外出与黄巾军作战。

听到徐晃如此保证,士兵们总算放下心来,全心全意的投入了日常训练当中。之后,随着徐晃就任行讨虏校尉,阳城中的兵力也日渐增多了。除了将阳城至轩辕关一路上原本用于保障大军粮道的一些兵马撤回了阳城外,徐晃还积极游说周围筑坞堡以自保的各家豪强,派遣家兵奴仆来支援汉军。最终,阳城之中的汉军兵力,已经有将近五千余众。

看到自家的人马的逐渐多了起来,士兵们对保守阳城愈发有信心。而且徐晃也绝口不提派兵出击的事情,每天派出的侦骑,也仅限于巡逻阳城境内,因此,士兵们都以为徐晃的确没有外出作战的意图。

然而,随着每天的操演逐渐变得熟练,士兵们也都慢慢找回了自信和勇气。徐晃见状,适时的挑选了一些精锐士兵,跟随他一起前往阳翟附近,侦查敌情。

为了避免引起黄巾军的注意,徐晃一行人采用了步行的方式。没办法,黄巾军缺乏马匹,除了高级将领的亲卫外,基本没有成队的骑兵。如果徐晃等人骑着马出行的话,很容易引起黄巾军的关注。

但是,不骑马又太过危险了。如今颍川境内,小股黄巾军的活动随处可见,万一遇到,如果徐晃等人有马,那自然是进退自如,但如果徐晃等人没有骑马,那可真就要陷入苦战了。

裴定对此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对徐晃说道:“公明,你如今是一军的统帅,岂能亲身犯险?如果一定要去,那也应当是我前去才对。”

徐晃微微一笑,道:“正因为我乃是一军的统帅,所以才不得不亲自去探查阳翟城的情况。此次用兵,行的险招,一着不慎,则满盘皆输。我不是信不过你的眼力,而是在这种情况下,若不是亲眼所见的话,我终究是放心不下啊。”

见徐晃这么说,裴定也只好放行,不过,临行前,裴定说道:“公明,计算路程,你我以五日为期,如果五日之后,还不见你归来的话,那我可就要率领全军来找你了。”

离开了阳城,徐晃带着十名精选出来的壮勇之士,沿着颍水,一路来到了阳翟城外。很快,徐晃便发现了朱儁当日曾经扎营的那座小山。这座山离阳翟比较近,又有汉军遗下的营寨作为掩护,正好可以用来藏身。

徐晃在山头上,细细的观察了整整一天,他发现,阳翟城的守兵,人数的确很少。仅就城墙的布防情况而言,除了城门楼上以及四角的敌楼上有人驻守外,诺长的一段城墙之上,居然没有一兵一卒防守。而在城墙上巡逻的士卒,每队仅有三五人,懒懒散散,敷衍了事,大致上半个时辰才会出来巡逻一次,中间甚至有一次过了两个时辰,才看见一队巡卒从墙头走过。

这样的城防,实在是不堪一击。只是,俗话说,破船尚有三斤铁,即便是贼军的防守十分


状态提示:第179章 前线无战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