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最强皇帝>第181章 俘虏们的投名状
在正当中,面前的几案上,摆着一把木杖,上面用黄布缠出了九道关节,这正是太平道中的祝师用来传道的九节杖。

看来,此人不仅是城中这支黄巾军的渠首,还是太平道的一名祝师。裴定见了,面有喜色,祝师可是仅次于渠帅的重要人物,如果自己这一次能够俘获一名祝师的话,功劳肯定小不了。

“妖贼,还不速速束手就擒!”裴定提着刀,慢步向着这名祝师逼近过去。

“哈哈,妖贼?我等奉黄天的意旨,为天下百姓开创一个太平乐土,你们这些朝廷的走狗,却侮蔑我等为妖为贼。嘿嘿,那些残民以逞,盘剥百姓的豪强,还有你们那位昏聩无能,只知道宠信阉人,残害忠良的皇帝,才是这世上真正的妖贼!我太平道就是为了铲除……”话还没说完,那名祝师便软软的倒在地上,口鼻之中,乌黑的鲜血不停的涌出来,浸湿了地面。

“居然服毒自杀了,也算有几分胆气!”裴定嘴上赞叹了几声,然后毫不犹豫的挥刀斩下了那名祝师的头颅,道:“罢了,有了这颗头颅,照样可以向朝廷请功。”

说着,裴定便把头颅交给了身边的士兵,嘱咐道:“去,找根杆子挑着这颗头颅,绕着那边贼军的营地走几圈,大声告诉院子里的贼军,说他们的首领已经死了,让他们速速弃械投降,否则,便跟他们的首领一个下场!”

士兵接过头颅,领命而去。那边的黄巾军听到汉军的呼喊之后,忍不住偷偷爬上墙头,向外张望,然而此时天色尚黑,黄巾军的士卒们看不清汉军挑着的脑袋,到底长什么样,因此许多人都犹疑不定,怀疑这只是汉军在故布疑阵,诱使他们上当投降。

双方一支僵持到天色发亮,院中的黄巾军士卒终于看清了外面悬挂在旗杆上面的脑袋的容貌,果然是他们的首领。黄巾军的士卒们终于被抽去了最后一点抵抗的勇气,当其中的一个人无力的扔下手中的武器后,其他的人便如同被传染了一般,也纷纷抛下了手中的武器,院门,也一个接一个的打开了。

粗略的清点下来,城**有六千名黄巾军,但是,这六千人差不多全是刚刚脱离了流民身份,被黄巾军匆匆编入部队的百姓,只有那名祝师的身边,带着五百余名精锐的老兵。而其他的精锐部队,据说已经全部被波才给带到长社前线去了。

六千余人,这可比攻占阳翟的汉军的人数要多。眼下他们虽然成了俘虏,但是未必会真心归顺汉军,一旦其他各处的黄巾军听到阳翟陷落的消息,发兵前来攻打,那么徐晃手下不足五千人的汉军,既要在城墙上抵御贼军的进攻,又要防备这些降卒临阵反水,真可谓是捉襟见肘,左右为难了。

难道狠心把他们全部给杀了?徐晃摇了摇头,杀俘不详,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教训,杀俘不仅会让将领在道德层面上留下污点,受到舆论的谴责,更会激起敌人的抵抗之心——反正投降也是死路一条,不如拼命一搏,或许还有还能有一条活路。

那放他们走路?也不行。这六千余人多少已经经历过了一点行伍的生活,也见识过了打仗的场面,属于优质的新兵来源,自己不能用倒也罢了,如果拱手将其送给别处的黄巾军,那简直就是在资敌。

无奈之下,徐晃只好对这批俘虏先做了一次简单的甄别,将那些看上去比较老实、单弱的俘虏,先行挑选出来,打散编入各队,也不求他们的战斗力能有多高,只要能控制得住,然后帮汉军撑一撑门面,壮一下声势,也就可以了。

剩下的,则暂时继续关押在院子当中,每天只供给一顿勉强维持生命饭食,防止其暴乱反噬,等局面稳定之后,再将其编入军中。

最后,挑选出来的可用之人,还不足两千,为了稳定俘虏的情绪,徐晃宣称这两千人人是挑选出来担当杂役的,而剩下的人,则要经过仔细甄别,查清里面有没有太平道的骨干分子之后,再将其编入军中。

俘虏们倒是相信了徐晃的这个说辞,反正只要能保住性命,被暂时关押一阵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在接连饿了两天之后,俘虏们反倒自发的相互揭发检举起来。其实,他们这群人当中,哪里真的有什么太平道的骨干分子,大家只是为了能够早日结束“甄别”,得以编入军中,吃口饱饭罢了。因此,一些平日里跟太平道的小头目走得比较近的人,便被推了出来,众口一词指认为太平道的骨干分子。

徐晃哪里不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这其实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可以迫使这些俘虏表明态度,与太平道划清关系。换句话来说,是时候让他们向汉军交一个投名状了。

徐晃将这批俘虏集合了起来,让他们当众指认那些所谓的太平道“骨干分子”。很快,便有两百多人被自己之前的同袍给推搡出了队列,甚至有一些不情愿出来的人,被身边的同伴打到之后,用腰带反捆了双手,押出了队伍。

徐晃点点头,面无表情的宣布认可众人的检举,并下令他们以十人为一队,每两队负责处死一名“太平道骨干分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俘虏们也算是拉下了最后的一点情面,反正已经将昔日的同伴给出卖(陷害)了,又何妨再亲手补上一刀呢?

县衙前的空地上,竖起了十个木桩,那些被指认出来的“骨干分子”,分批被绑在了木桩上,他们的前同袍兄弟们,


状态提示:第181章 俘虏们的投名状--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