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各路汉军也渐渐都回来了。诸将汇聚一堂,将各自的战果上报给了朱儁,朱儁暗中一计算,此役,汉军各部共斩杀黄巾军一万余人,俘获了近四万人,人数已经大致与出逃的黄巾军总兵力相若。就算是有一部分黄巾军逃脱了,估计其人数也不过数千而已,已经不足以对朝廷构成威胁。
而黄巾军的各级头目,自渠帅韩忠、赵仲等人以下,几乎被汉军全部捕获,因此,逃出去的那数千黄巾军,也已然成了无头鸟,唯有逃散一途,几乎没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不过,好像还是少了什么……朱儁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不由得心中剧震,暗叫一声不好:
“诸位,可有人捕获了南阳黄巾军的渠首,自称神上使的张曼成?”朱儁直起身躯,肃容问道。
帐中的诸将面面相觑,都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朱儁见状,赶忙命人去俘虏营中,查探张曼成的下落。
且不说张曼成逃脱之后,会否重新聚集太平道的信众,再次寻机起事;单说这一场“旷日持久”,已经在天子心里留下了不好印象的战事,若是最后居然没能捕获贼军的渠首的话,那可就更加的黯然失色了。
朱儁一边焦急的等待着俘虏营那边的消息,一边用目光在帐中诸将的脸上逡巡着,最后,他突然发现,帐中的诸将,似乎也少了一人?
“公明,云长还没有回来吗?”提起关羽,朱儁的脸上,出现了一丝不自然的神情。
原来,在布置兵力的时候,一直没有干预过军务的蹇硕,却出人意料的突然出现在了中军,并且对汉军诸部的部署位置,发表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虽然弯弯绕绕的说了一大圈,但是朱儁最后发现,蹇硕的目的,无非就有两个:其一,要将孙坚布置在最为关键,也是最容易立下功勋的地方——也就是汉军设伏的第一个战场,黄巾军出山后的路口处;其二,则是要把徐晃、关羽二人,发配到最为偏远的区域去,让他们没有机会立下大功。
让孙坚有机会建立功勋,这倒没有什么,就算蹇硕不说,朱儁自己也颇有此意。原因无他,徐晃、关羽二人,都有弘农王照拂,迁升还不是举手之劳?唯有孙坚,需要有实打实的功劳,才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孙坚出身寒门,想在这个世家阀族把持的朝堂上,混出一点名堂来,就必须有无可置疑的军功。这一点,同样出身寒门的朱儁,可谓是心有戚戚,同病相怜。
但是,把徐晃、关羽二人,发配到无关紧要的偏远地带,这就不仅让朱儁觉得纳闷,而且也让朱儁为难了。
徐晃不用说,论作战勇猛,他不在关羽、孙坚之下,而论调度军队,灵机应变,他的一身本领,犹在关羽、孙坚之上,这么一位良将若是弃之不用,那他制定的‘十面埋伏’的计划,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而关羽和他部下的两百名护军,也是朱儁帐下战力最强、武备最精的部队,若是闲置起来,岂非可惜?
朱儁早就听说过蹇硕与弘农王素来不睦的传言,如今听了蹇硕的建议,心里更是明了。可是,蹇硕毕竟是天子派来的使臣、监军,若是真和他闹僵了,说不定就会拖延这次战斗的部署。最后,在反复权衡之下,朱儁做出了些许让步,以换取蹇硕的妥协——那就是牺牲关羽,保住徐晃。
因为对于朱儁来说,此战他更为倚重的,是徐晃调度军队的能力,而非关羽及其部下护军的勇武。所以,朱儁最后只能选择牺牲关羽。
关羽最后被安排去了一处几乎不可能有人走的隘口,那是一处偏僻无人的山谷,狭窄崎岖,根本不利于大军行动,怎么看,黄巾军也不会选择从那里出山。但是,借口以防万一,关羽还是被安排去了那边。
因此,在向徐晃问起关羽的时候,朱儁的脸上,还是显现出了一丝愧疚的神色。
“启禀将军,我已经派人去知会云长了,不过那里山路崎岖,行走不便,恐怕云长暂时还没得到消息。”徐晃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