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最强皇帝>第258章 颍川多才俊
退订退订”了。

其实不然,刘照之所以能先后得到卢植、王允等人以及今天荀彧的效忠,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身份和地位,太过特殊了。如今,大汉虽然已经显示出了颓态,但是四百年基业的余威犹存,还没到威风扫地,完全扶不起来的地步。因此,想要改变朝局,想要救济天下,有什么是比扶持一位贤明的皇子继位更省事的?

相反,如果刘照是穿成了一个农家的孩子,大概不等他开口拽文,显示自己的过人之处,早就被老爹给一巴掌扇到田里刨土寻食去了吧?即便他老爹比较开明,有远见,倾家供他读书,那也不过是区区一介寒儒罢了,要是遇到袁绍、袁术这样的世家公子,只怕他们会鼻孔朝天,哼一声:“绍/术有生以来,不曾闻刘照之名”。

就算是遇到卢植这样的宽厚长者,对方大概最多也就是来一句:“后生不易,好好努力”之类的鼓励罢了。想要虎躯一震,让对方倾心降服?那可真是痴心妄想了。

自然,像后世红朝太祖那样,年纪轻轻,又无资历出身,却能孤身出城,说降乱兵的牛人,并不是没有,虽然这些事迹看上去,也确实有点三流俗情节的意思。但是,问题在于,红朝太祖可是真正的英雄人物,自然魅力非凡,胆气过人,有主角光环的加成。而穿越者大抵都是平常之人,能够凭恃的,无非是对历史的先知,和穿越时的运气好坏罢了。

刘照的运气就不错,直接穿越成了皇子,这就至少能让他少奋斗个几十年。否则的话,真想让三国英豪们拜服,不在汉末乱世混他个刺史、太守的地位,那是想都别想。而一介贫寒子弟,就算能混到这个地步,少说也得十几二十年,君不见刘皇叔?眼看就要五十岁了,才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

宴罢,刘照特地邀请荀彧与自己同车,返回洛阳。荀彧也没有推辞,拱手称谢之后,便登车坐到了刘照的身边。

荀彧刚一落座,刘照便闻到一股异香钻入了自己的鼻孔。史称荀彧好熏香,有“坐处三日香”的传说,今日一见,刘照方知史书上的记载和描述,并没有夸大。

刘照微微侧头,打量了荀彧几眼,只见荀彧的姿容,的确生得十分秀美,不过,与何咸相比,荀彧的秀美当中,多了一些儒雅和威严,这就让荀彧的姿容,凭添了几分阳刚之气,而不像何咸以及传说中张良那样,容貌略带一些“娘气”,用文言文说,就是“状貌如妇人好女”。

所以,史书在记载荀彧相貌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叫做“伟美”,可见古人的斟词酌句,不是没有道理的。

车驾起行,车中的两人,一时间,竟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说些什么,只是彼此打量着对方。

刘照对荀彧的印象,前面已经说了,而荀彧对刘照最深的印象,则是刘照那一双乌溜溜的眼睛。

这双眼睛,颇为灵动,显示其主人,乃是一个聪慧机灵之人。而这双眼睛看人的时候,总是正视、直视着对方,这就说明,眼睛的主人,乃是一个心胸正直的人,孟子有云:“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通燎,明亮之意)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自然,对方还只是个稚龄的童子,心中自然不会有太多的杂念和邪念,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方又处在皇宫这个大酱缸里,能不能继续保持这份纯真的心态,可就难说了。身为属臣,自己日后的担子,可还重着呢。

两人默默相视了片刻后,刘照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主动开口问道:“久闻颍川多智谋之士,不知文若可否为我推荐一二?”

听到刘照开口就问颍川有哪些人才,荀彧的心中,颇感安慰。治国之道,在于得人,能有这副求贤若渴的姿态,自然不愁天下的英才裹足不前。更何况,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弘农王的聪慧,这荀彧早就有所耳闻,跟大部分儒士一样,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刘照自恃聪慧,看不起甚至妒忌其他有本领的人,又或者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一意孤行。如今,刘照开口先问颍川的人才,这就让荀彧一下子放心了不少。

“臣族侄荀攸荀公达,年纪犹长于臣,经达权变,算无遗策,实乃良、平之才也。等到年末的时候,他就会作为上计吏赴京,到时候,臣一定将其引荐给殿下。”荀彧一开口,便先推荐了自己的亲族。

“荀氏一门,人才辈出啊,更难得的是,一门贞士,品行清正,昔日伯条公(荀翌字伯条)、元智公(荀昙字元智,荀攸祖父),刚正不阿,为天下谋诛元凶,而不幸遭难,实在令人钦佩。至于季和公(荀淑字季和,荀彧祖父)门下,一门八龙,品行高洁,更是被世人传为美谈。今慈明公(荀爽字慈明,荀彧叔)享誉天下,朝野之论,多以三台(指三公)之位期许之,奈何慈明公尊崇孝道,要为周阳公守孝三年,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啊!”刘照对荀氏一门,赞不绝口,固然有向荀彧示好的意思,但荀氏一门人才之众,也的确令刘照乍舌。

颍川荀氏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人物,便是荀彧、荀攸叔侄二人,其实,荀彧的两个哥哥,荀衍荀休若、荀谌荀友若,也都是一时之英才。荀衍曾以监军校尉的身份守卫邺城,当时,曹操发兵攻打袁尚,邺城空虚,高干便想乘机袭取邺城,结果被荀衍打得大败,荀衍因此而被封为列侯,可见是场大胜。


状态提示:第258章 颍川多才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