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最强皇帝>第268章 异变突起
的手段,也失去了效用。

此时的河南尹,乃是徐灌,是一名亲阉党的士人,何进升任大将军之后,为了制衡何氏一门以及势力日益壮大的党人,一干权阉们上下运作,最终选定了这位听话又肯掏钱的徐灌,出任河南尹一职。

既然是靠阉党才能上位的,徐灌自然要把点选采女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的,才能讨好自己的靠山,稳固自己的职位。前些天,徐灌已经听到风声,有位名叫樊陵的土豪,给宫里的常侍们进献了不少钱财,本欲买下司空一职,谁知最后未能如愿,出于对樊陵的补偿心理,几位常侍有意让其在京兆尹与河南尹二职当中,选取一个。虽然这事儿还没完全定下来,而且,京兆尹刘陶素与中官有隙,被替换掉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徐灌依然不敢有半分懈怠,他心里清楚,这些位中官,一个个可都是认钱不认人的主儿,如果自己不能巴结好他们,很可能就要被当成弃子了。

所以,面对民间采用提前给女儿订婚、议婚的方法来躲避点选的情况,徐灌下令,婚约不是今年之前定下的,一律不能作数,哪怕你已经议定了婚事,女儿照旧入宫!

从古至今,施政最怕的,就是上面的政策,到了下面执行的时候,被地方官吏狐假虎威,假公济私,最后执行得走了样。善政犹且如此,何况是恶政呢?

这道命令一下,地方的官吏,更是如狼似虎,别说是刚刚议定了婚事的女子,就连一些姿容出众,刚刚成婚不久的女子,也被官吏们加入了点选的名册。一方面,是为了补足上面交代下来的“佳丽”的名额,另一方面,自然是乘机向这些人家索贿,想要自家的儿媳妇不被带走,那就乘早孝敬上一大笔钱来!

整个河南尹,登时闹成了一锅粥。先是地方上一些正直的官员,上疏请求朝廷停止点选,再后来,连三公、大将军都被惊动了,见徐灌闹得实在不像话,三公一边移文责令徐灌停止点选已经订婚的女子入宫,一边上疏劝谏刘宏,暂缓点选一事。

刘宏自然是把三公的劝谏,当成了耳边风,而徐灌,更是阳奉阴违,一边下令取消禁令,一边却依然暗示、逼迫下面的官员,继续搜罗民间的美女,哪怕对方已经订婚,也绝不能放过。

徐灌知道,那些普通的宫女,无论是皇帝刘宏,还是诸位常侍,都不会放在心上,即便数量稍有不足,也无关紧要。相反,专门为刘宏挑选的西园佳丽,却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否则,别说天子雷霆一怒,就算是几位常侍对他心存不满,都足以让他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的了。

就在卢植等人考虑,要不要再来一次联名进谏的时候,异变突起,一桩来自凉州的叛乱,登时搅乱了大汉的朝堂,令卢植等人,不得不放下点选采女一事,先行处置这桩叛乱了。

发动叛乱的,乃是湟中义从胡的头领,名叫北宫玉。

湟中义从胡,是羌化的月氏胡,原本是大月氏的一支,居住在张掖、酒泉一代,汉武帝打败匈奴,收取西河地区后,这一支月氏族归降了大汉,并内迁至金城郡的湟中、令居两地,与汉人混居。其中有一些青壮,经常作为汉朝的仆从军、雇佣军,驻扎在张掖,故而被呼之为“义从胡”。

这只仆从军、雇佣军之所以会反,与凉州地区复杂的民族情况有关。在凉州地区,除了汉族之外,主要生活着羌族,和一部分内附的匈奴族。由于人数众多,羌族对于汉廷的态度,也就不那么恭顺,时而归降,时而反叛,因此被汉廷视作“灾害”,称之为“羌戎之患”。

究其原因,就是羌族有着自身的文化传统,虽然不比华夏文化那么灿烂辉煌,但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同化的。而汉廷对于这些羌族部落的政策,也是摇摆不定,时而温和,时而严厉,更多的时候,完全是看凉州地区的官员们,对羌族到底持什么样的态度,比如,先后担任护羌校尉的段颎和张奂,前者对羌族采取高压政策,杀得羌族人头滚滚,虽然让羌族一时变得服服帖帖,但是却也在羌族的心中,埋下了巨大的仇恨;而后者,则对羌族采取安抚政策,虽然稳定了羌族的人心,但是以张奂为代表的温和派,所采用的“迁移内附”的政策,却让羌族不断的深入汉家的疆土,最后甚至威胁到了三辅地区,将边疆地区的疥藓之疾,变成大汉的心腹之患。

文化上没法同化,自然在心理上,就无法形成认同。再加上羌族内附之后,有不少部族,受到当地汉族豪强的欺压,往往沦为奴仆,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汉羌之间的矛盾。而身为仆从军、雇佣军给汉廷卖命的羌族部队,也常常会遭受主帅、上官的背信弃义,得不到战前许诺的好处。如此一来,也就无怪乎羌族要反复无常,时不时的发动叛乱了。

此次,湟中义从胡造反,就是因为现任的护羌校尉泠征,没有当年段颎的手腕和威望,却要效仿段颎的作为,对治下的羌人采用高压政策,不断的施以逼凌,早就引发了羌族各部的不满。

然而,不满归不满,段颎当年的余威犹在,羌人想要起来反叛,还真得好好掂量一番才。若只有泠征一人的欺压,羌族各部倒也勉强可以忍受。

可是,随着刘宏向诸郡国征调良马的诏令下达,羌族各部,终于忍无可忍,只能奋起反抗,发动叛乱了。

虽然刘宏下发的诏令,是面对全国范围的,但是,华夏虽然地


状态提示:第268章 异变突起--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