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道克复之后,陇西诸县,除了被宋建视作大本营,苦心经营的枹罕以外,其他的县城,全都重归大汉的治下。鲍炜深知,接下来,自己就要面对北宫玉的全力反扑了。因此,鲍炜立刻在全郡范围内,开始征发兵役、粮草、物资,着手准备守御陇西。
全面防守,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没有这个必要。最终,鲍炜把守御的重点,放在了两个地方,一个,就是陇西郡的治所狄道城,另一个,则是陇西的门户襄武城。
鲍炜亲自坐镇狄道,而庞德则去了襄武。两城互为犄角之势,可以相互支援。若是北宫玉全力猛攻襄武的话,狄道可以调配全郡的兵力和粮草物资,支援襄武;而若是北宫玉绕道,从金城方向进攻狄道的话,那襄武则可以连通汉阳,反过来支援狄道。若是北宫玉敢分兵同时攻打两地的话,那更是正中鲍炜与庞德的下怀——两个拳头分开打人,你以为你是周伯通吗(大雾
北宫玉当然不会如此不智,他的选择,是最直接的那条路,亦即猛攻襄武,等打通陇西的门户锁钥后,再进攻狄道。
但是,有庞德的存在,北宫玉在襄武城下,硬是碰了个头破血流,却依然无法动摇襄武半分。
北宫玉的心中十分焦躁。其实,他很清楚,襄武这样的坚城,即便是羌族诸部不惜代价的日夜强攻,没有大半个月也是休想拿下来的。更何况,联军当中的诸部首领,哪一个不是精明似鬼,生怕自己的部众在战斗中损伤太大,回头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给吞并了。因此,想让他们不惜代价的攻打襄武,简直是痴人说梦。
北宫玉率领湟中义从胡,曾多次配合汉军一起作战,对汉朝的军事体系,极为熟悉。因此,他很清楚攻城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然而,正是因为如此,他当初才极力避免去强攻临洮,而是以阻拦、防范为主;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当初才敢在狄道城中,仅仅留下了五百义从胡,作为防守的中坚力量。
然而,华夏流传下来的军事智慧,岂有那么简单。很快,鲍炜就向北宫玉展示了,什么叫瞒天过海,什么叫借尸还魂,什么叫“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什么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对于北宫玉的受挫,王国心中很是得意。由于久攻襄武不下,北宫玉在联军当中的威望,也受到了极大的动摇。特别是北宫玉部下的羌族首领们,他们一个个都急着返回陇西,去照看自家的部民和财产。如今,一座“小小的”襄武城,就把他们死死的挡在了陇西境外,这些豪酋们不检讨自身的过失,只知道归咎于北宫玉,弄得北宫玉颇有些里外不是人的感觉。
面对这种情况,北宫玉甚至起了辞去联军统帅一职的心思。反正照这样下去,自己部下的羌族豪酋们,迟早都要分崩离析,与自己分道扬镳,不如乘早自动辞职,还能保留一点颜面。
甚至,北宫玉都想把这个位置,主动让给王国来做,如今,这个位置可是个烫手的山芋,谁接了,谁就要负起攻克襄武,还师陇西的重担;谁接了,谁就要被那一伙各怀私心,却只知道怨天尤人的豪酋给拖累死。这样想来,让位给王国,还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呢!
然而,很快,王国也笑不出来了。十月底,汉廷的诏令终于抵达了凉州,诏命,以安定都尉傅燮为护羌校尉,以武威太守董卓为凉州刺史,协力讨伐各路叛军。
如果说,傅燮担任护羌校尉的消息,杀伤力还没有那么大的话,那么,董卓出任凉州刺史的消息,绝对是一记晴天霹雳,登时就把羌族的大小首领,都给吓呆了。
王国甚至连招呼也没来得及打,就自行带着部队,连夜撤回了金城,速度之快,行动之果决,甚至连城中的李晟,都没有预料到。等他发现城外的敌营当中,已经空无一人的时候,王国都已经撤走了将近一整天了。
第二个跑路的,毫无疑问,是北宫玉。他很清楚,董卓一旦成为凉州刺史,兵锋所指,第一站肯定就是金城。而王国则把金城视作自己的大本营,岂容金城有失?因此,王国肯定会火速撤回金城,准备抵御董卓的进攻,这样一来,岂不是将屯兵襄武城下的自己给卖了?
前面说过,襄武与獂道邻近,一个是陇西的东大门,一个是汉阳的西大门。王国一撤走,獂道必然会落入汉军手中,到时候,北宫玉被夹在襄武与獂道之间,那可真是身陷绝境,毫无生路了。
因此,北宫玉立刻带着自己部下的湟中义从胡,撇下其他的羌族豪酋,自行跑路回金城去了。
剩下的诸羌部族,机灵的,跟着北宫玉一起逃往了金城,稍有迟疑的,立刻被发觉异状的庞德,率兵主动出击,跟赶羊一般,擒杀无数,最后只能跪地求降。
武威姑臧,太守府的大堂上,洋溢着一阵喜庆的气氛。董卓端坐在主席上,微笑着接受部属、掾吏们的道贺。
虽然太守品秩两千石,刺史品秩仅有六百石,但是,任是谁人,也不会把这一次董卓的官职变动,视作是降职。相反,董卓成为凉州刺史,执掌凉州的军政大权,正是他迈向割据陇上、成就霸业的第一步。
阎忠今天终于能够正大光明的出现了。董卓就任凉州刺史,正式站在了大汉一边,阎忠也就没有什么顾虑,痛快的答应了董卓的聘任,担任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