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问鼎天下>第二十三章 玉马银枪踏惊雷

刘琮猜的没错,曹军比历史上提前了一个月南下,正是因为自己。

甚至原因刘琮都猜出几分:广招流民,这是摆明了在和曹操抢人啊!

按说刘琮自就任南阳太守之后,对于自身情报的保密措施做的还是非常到位的,但北方南下的流民首先要经过的便是紧挨着的豫州,要不是南阳这边的政策更好,他们肯定就留在了许都附近。就这样,还有不少人从豫州偷偷跑过来,人多了,自然就瞒不住消息。

曹军南下,最紧张的是顶在宛城的张绣。

虽然在宛城扎根之后,有了粮食和人口,能够维持甚至稍稍扩大军队的规模,但张绣知道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与曹操抗衡。自曹操将天子迎至许地之后,受封为大将军、武平侯。十月击败杨奉,攻占梁县之后正式迁都于许,虽然后来曹操将大将军的名号让给了袁绍,但还是政任司空、行车骑将军。

自己这个建忠将军,势单力孤,拿什么来抗衡?战则无必胜之力,降又不怎么甘心……

问计于贾诩,贾诩却笑的颇堪玩味:“将军忘了如今谁是南阳太守了吗?”

张绣不是没想过向刘琮求援,只是这念头想过也就罢了,并不曾落到实处。听贾诩如此说,他精神一振,问道:“军师的意思是,刘琮有能力助我?”

在他想来,刘琮当这个南阳太守,不过是虚应故事,走个过场罢了。手里不过有二百部曲,顶的上什么事?就算有心相助,恐怕也无能为力。

然而贾诩既然提起他,想必就一定有理由。

“这是刘琮上个月派人送来的信。”贾诩从袖中取出厚厚一摞纸,见张绣满脸疑惑,便继续解释道:“随信而来的,还有些别的东西。”

张绣接过来略扫了几眼,惊讶道:“他却如何得知,曹操会来攻宛城?只是他估计的是明年正月……”

“这有何难?”贾诩微笑着抽出几幅地图,铺在几案上向张绣示意道:“将军请看,他将这些地方标注的如此清楚,何处需严加防御,何处可暂时放弃,都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军师是说,他早已有所准备?”张绣看到这些,愈发惊讶。

贾诩点了点头,捏着胡须道:“只怕你这位师弟已经在前往此地的路上了。”

他说的没错,刘琮在探子送回加急军情之后,便立即召集太守府官员,名义上是商议对策,实际上则是他将早已计划好的预案拿出来,分派任务,明确各人所负责任。

这份预案本就是针对曹军攻宛而做,现在只是时间提前了一个月罢了,内容基本无需改变。毕竟刘琮还是给自己留了一些时间增加预案弹性,现在看来果然有变。

留下王粲、裴潜和司马芝等人在穰城筹措粮草,襄理郡务,刘琮自己率三百亲卫先行赶赴宛城,魏延领南阳兵整理军械,点选辅兵之后再行北上。

至于甘宁及其两千部下,也将择机前往宛城助战。

大战前的紧张气氛,很快笼罩在南阳郡上空。

在前往宛城的路上,刘琮的心情颇为复杂,自己不知不觉改变了历史,这对于知晓未来历史事件的他来说,未必是件好事,但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优势以后只会越来越小,他所能利用的,唯有对现在这个时代名人们的熟悉,对他们性格、能力的了解来推断未来。

因是轻装疾行,刘琮自上午从穰城出发,半夜便到了宛城。一路上只匆匆吃了些干粮,到了张绣军中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

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为怕张绣如同历史上那样,在贾诩的劝说下投降曹操。

上个月初刘琮曾遣使给张绣送了一些礼物,同时给贾诩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刘琮详细阐述了曹操在未来几年内可能采取的战略,并指出明年开春曹操就会率军南下攻伐宛城,而南阳郡断然不会坐视不理,又将自己这半年多来的治理情况略加说明,还附上了几幅地图以供贾诩参考。

如此种种,无非是加强和张绣的感情,让贾诩增强对自己的信心罢了。

不管怎么样,目前来看结果似乎还算不错。

张绣的眉宇间颇为凝重,看得出来,他现在的心理压力非常巨大。而贾诩相对则从容许多,枯瘦的脸上带着若有如无的笑容,眼神依旧犀利如常,仿佛要直透人心。

虽然是半夜时分,但听说刘琮赶到之后,张绣急忙披衣相迎,反倒是贾诩衣冠整齐,仿佛等了许久似的。

刘琮也不废话,见面就问道:“将军,曹军现在何处?”

“据探子回报,其先锋已经到了淯水,只怕明天一早就要渡河了。”张绣叹了口气,抬眼看看刘琮,说道:“我已下令明天一早就出城接战,不知道公子此行带了多少人马?”

“来的这么快!”刘琮心中一惊,面上却镇定自若:“大军还在路上,现在只带了三百亲卫。”

张绣失望的扭头看了看贾诩。

“公子可有破敌之策?”见贾诩不吭声,张绣不得不回过头问刘琮。

刘琮笑道:“大致方略有了,只是两军相争,谁也不能说一定能取胜。”

张绣毕竟年长几岁,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如果刘琮开口就说什么破敌制胜的妙计,只怕他会更加失望。

打仗不是儿戏,那是要死人的。

不过接下来刘琮的分析,让张绣真正的感觉到,他是有备而来。刘琮首先指出己方的优势在于固守要点,有险可持。劣势在于人马总数少


状态提示:第二十三章 玉马银枪踏惊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