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问鼎天下>第257章 东西并进事可成

“琮素闻子敬与周公瑾相交莫逆,不知以子敬看来,周都督驻军巢湖,意欲何为?”刘琮目视鲁肃,直言问道。

鲁肃苦笑无语。他实在没想到,刘琮会以此事相询。不过转念一想,他也便释然了。抛开自己与周瑜的私交不说,如今在吴县城内,只怕属于南渡北士而又曾出仕孙氏的,恐怕就只有自己比较显眼了。

“这个,肃亦不得而知……”鲁肃斟酌说道,实际上自陈登克丹徙之后,周瑜便率领水军逆流而上,进入巢湖驻泊。而荆州水军似乎也没打算与之交战,双方就这样维持着奇怪的状态。然而这样终究不是了局,无论是刘琮也好,周瑜也罢,都必须做出选择。

在鲁肃看来,周瑜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猜,盖因周瑜除了要考虑他自己和家族的安危存亡之外,还背负着许多南渡北士,将其视为主心骨的水军将士的命运。可是周瑜这样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人自然有他的骄傲和不容践踏的尊严,战虽已无理由再战,可降却又令他颇不甘心。所以才会领兵出走巢湖暂避锋芒。

刘琮对此又何尝不知?只是他连续遣使送去数封书信,周瑜却只言片语都未曾回复。很显然自己直接与其沟通并不能说服周瑜,那么就需要一个被双方认可的人,居中说和了。当然今天来找鲁肃,这只是原因之一,对于鲁肃刘琮也是要诚心招纳的。至于抛出这个问题,除了想让鲁肃明白自己的意图之外,也想看看鲁肃会怎样回答。

鲁肃的回答让刘琮愣怔了一下,不过他很快便面色如常。毕竟今日他与鲁肃初次见面,有些话鲁肃可能还不太好说。这么一想,刘琮便愈发释然,自嘲道:“本以为平定江东之后,周郎当以苍生百姓为念,却是琮自作多情了。”

“将军此言差矣。”鲁肃连忙说道:“公瑾如此,只怕也有他的苦衷。将军若是不嫌肃愚钝,请让肃前往巢湖,为将军剖白心意,若能说得公瑾来归,亦是一桩美事!”

对于刘琮的来意,鲁肃现在已经知晓,其实即便刘琮不提,他也有这个想法。虽然在政见上鲁肃与周瑜有些不和,但有一点他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江东世家大族必然会选择与刘琮合作,而鲁肃身为南渡北士,若是没有同气连枝的政治盟友,如何能在这种环境下施展自己心中的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

虽然眼下一切还是未知,但以鲁肃的眼光看来,刘琮绝不会放任江东世家大族成为其治下的庞大政治势力,然而在外有强敌,还离不开与他们合作的同时,就必然需要一支能够与江东世家大族相抗衡的政治力量。除了刘琮本身所有的荆州集团之外,放眼江东也就只有南渡北士这个集团了。

“哦?子敬真愿意去吗?”刘琮笑道:“如此甚好!此事就劳烦子敬了!”既然鲁肃如此上道,他也就不必再拐弯抹角的试探。稍一沉吟,刘琮便接着对鲁肃说道:“以子敬看来,琮平定江东之后,又当如何?”

这个问题倒是鲁肃很愿意与他讨论的,这些天鲁肃在家闭门不出,哪怕还没有下决心投效刘琮,也曾不止一次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当然,在此之前,鲁肃还曾认真思考过,刘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想要得到的,又是什么?

如果抛开刘琮的那些传闻,单从其所行之事来看的话,刘琮是个很善于利用大势的人,而且他对于权力一直抓的非常紧,无论是军权还是政权,都随着他的逐步成长而牢牢的掌控在其手中。即便是刘琮领军在外征战大半年时间,也从未听说过荆州内部出了什么乱子。但是,刘琮真是一心要匡扶汉室吗?

对此,鲁肃是不以为然的。倘若刘琮真如其所言要迎奉天子,铲灭他所谓的曹贼,又怎么会在曹操率主力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许都空虚的时候挥兵东进,来下江东呢?

“将军如今据有荆扬二州,上拥长江之极,下有山川之险,带甲十万,兵附民强。然北有袁绍、曹操,南有交州张津,更兼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皆未平也。况江东近来民生凋敝,粮价飞涨,吏民不安。肃以为,当务之急,先以平稳为要,安定江东,以收其利。然后平交州,将军亲领大军出宛、洛,以取许昌,另以大将统兵攻徐、青,东西并进,收复关东诸州,则大事可成也!至于益州、汉中,彼时不攻自破,何足为虑?”鲁肃将自己这几天所想过的大略和盘托出,在他看来,这应该是目前刘琮所能采取的最好战略。

至于“大事可成”的是怎样的大事,鲁肃不说,想来刘琮也当明白。

这便是鲁肃与周瑜的不同之处了。鲁肃出身于豪强地主之家,空有抱负却因无人举荐而不得施展,好容易遇到个孙策,尚未展示自己的才华孙策便遇刺身亡,接掌江东的孙权倒是对他颇为看重,但在刘琮的攻伐之下,竟然还未坚持一年,于是便又成了一场空。鲁肃对于汉室谈不上有多么忠诚,在他看来汉室天命已尽,早就该改朝换代了。这也是鲁肃为何会建议孙权“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的原因。

之所以没对刘琮说出同样的话,自然是因为刘琮已经数次通过檄文等告知天下,他是要“扫灭逆贼,以兴复汉室”的。若是真这么说,就算刘琮心中同意,面上也会如孙权那样拒绝的。既然大家心知肚明,又何必宣之于口呢?

刘琮听了之后颔首道:“子敬所言,亦为琮之所虑。却不知如何平稳江东


状态提示:第257章 东西并进事可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