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问鼎天下>第293章 观兵借势心思异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城人,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来被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任会稽太守时被孙策打败,又被曹操征辟,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此番出使荆州,本就有“观兵”之意,却没想到刘琮大大方方的将其请到城楼上,一同阅兵。

当初孙策领兵横扫江东,王朗曾举兵抵抗。在他看来孙策所领的便已经是虎狼之师了,可谁会料到,孙策一死还不到一年,江东便易主了呢?之前文聘等部自城下过去时,王朗还不觉得什么。但是明光骑给人的视觉冲击实在太强大了,正是因为王朗也曾带过兵,所以才会为之震撼不已。

虽然王朗到许都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于曹操的军事实力也有一定了解。特别是经过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后,曹军虽然获胜,但实力也受到相当损失,若非如此,曹操也不会派王朗出使荆州。

对于刘琮,曹操一直没有放松警惕,即便在官渡之战时,也在后方留守了一部分兵力,哪怕在最为紧要的关头,都没有轻易抽调这部分用于防范荆州的军队。

后来派曹仁领兵屯驻阳城,也未尝没有防止刘备与刘琮联手进攻许都的意图。之后刘备北上渡河,转投袁绍,曹操便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荆州。

现在双方虽然还没有撕破脸,但各自都很清楚,早晚有一天还会有更为剧烈的冲突。只是目前形势使然,使得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

王朗心中渐起忧虑,同样作为使者的王累,心里也一阵阵发紧。

去岁益州内乱,王累身为治中从事,对于叛乱的起因和过程,都非常清楚。当初荆州兵入蜀相助,王累并未觉得有何不妥,非但是他,几乎益州府中所有人都认为,不过区区是三千人马而已,断然不会有其他目的。然而随着荆州军在平叛过程中日渐壮大,有些人便开始暗中警惕了。只是诸葛亮行事谨慎,不曾露出什么把柄,这些人只好在心里怀疑,并不曾对刘璋说起过什么。

叛乱平定之后荆州兵以剿灭叛军残余为名,占据了巴东郡大部分地区,这才开始让益州内部的人提出反对。紧接着诸葛亮收拢军队屯扎巫县,他们却不好再穷追猛打了。

这次出使荆州,名义上是为了感谢刘琮派兵入蜀相助,实际上却是王累自己争取,要到荆州来亲自看看。如今这一看,王累心中如何能安?他暗自思忖,若是这样的荆州军攻入益州,就算有山川险阻,也只能据之一时,而若是被其攻到成都,那结局便可想而知了。所以王累越看越惊心,面对如此强敌,该如何应对呢?

除了这两位,还有被刘琮邀请而来的刘备的特使孙乾。

和王朗王累相比,孙乾此时气定神闲,时而捏着胡须微微颔首,时而嘴角上扬面露笑容。有盟友强大如斯,对于孙乾来说,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自从刘备到了青州之后,受到袁谭的热情款待,不但划拨了数县给刘备驻扎,还允许其在治内征收赋税,以利养兵。

刘备之所以选择去青州除了看准袁谭的态度之外,其所言“与臧霸等有旧,可暗中相通”也不是忽悠袁绍的。他本来就有这方面的打算。

初平、兴平年间,北方各地地方武装纷起。掌握这种武装的人,有的是世家大族,有的是大小豪强;有的自号将军牧守争夺地盘,有的依附于各方势力之间以观形势。这其中,就有以臧霸等人为代表的青徐豪强。

臧霸等人出身于较低的社会阶居,与当时的世家大族不同。他们的活动不离本乡本土,同刘琮、曹操、刘备等志在天下者也不一样。陶谦死后臧霸等人无力独树旗帜,只有依附较大的势力以图生存。他们先助吕布,后降曹操。曹操以臧霸为琅邪相,吴敦为利城太守,孙观为北海太守,孙康为城阳太守。其中孙现、孙康兄弟所处的北海、城阳二郡属青州,余属徐州。

官渡之战时,曹操处境困难,臧霸没有因时取利以图曹操,而是继续支持曹操,战后,臧霸、孙观及其他将领还纷纷遣子弟家属入质,向曹操表示效忠。

对于他们来说,谁的实力强大,便依附于谁,这是乱世中实力弱小者的生存法则,在这一点上刘备倒是和他们有共通之处。然而刘备与他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刘备可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他要争的是整个天下!

当初在徐州时刘备与臧霸等人并无多少私谊,顶多就是在某些场合见过而已。而且在吕布谋取徐州时,青徐豪强选择了帮助吕布,弄的刘备好不凄惶。不过现在刘备既然打算与他们尽释前嫌,这些事自然是不会再提的。

然而要获得臧霸等人的支持,其难度一点也不小。官渡之战曹操那么危险的时候,臧霸等人都不曾举兵反叛,如今曹操已经获胜,青徐豪强还会背叛曹操吗?

这时候要想说动这帮有奶就是娘的家伙,就必须要让他们看到自己有实力与曹操抗衡,否则就算刘备顶着一个仁厚长者的光环,也绝不会获得臧霸等人的效忠。

那么如何展示自己的实力呢?在这方面刘备可是很有心得的:借势!

孙乾此次来荆州,正是从青州出发经徐州至丹阳,逆流而上直至襄阳。途中自然也和臧霸等人见过面,聊过天。至于到底谈了些什么,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不过很显然,刘备现在


状态提示:第293章 观兵借势心思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