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听了,不由深深地看了眼刘琮,心中暗道,你这小子倒会做人,将文、黄二人的儿子拉拢到身边,原来是打着这样的主意。
饶是刘琮脸皮再厚,被刘表这个眼神盯着也有些面皮发烫,只好低着脑袋做谦逊状。
其实他与文岱、黄射二人年纪相仿,因都喜欢舞枪弄棒,不觉关系便亲近起来,倒不是故意示好而加以笼络。
“罢了,就依琮儿所言,即刻派人请两位将军回襄阳。”刘表见儿子眼睛一亮,喜上眉梢,不由斥道:“成与不成尚未可知,你高兴个什么?如今你也是一郡太守,朝廷册封的骁骑将军,却如此不稳重,让人如何放心的下?”
“嘿嘿,那不是在父亲面前,孩儿才会如此嘛?”刘琮厚着脸皮说道:“旁人眼中,孩儿可是威风的紧。”
刘表被他逗得没绷住,噗嗤一笑,这才正色道:“前者听说蒯异度亲自拜访过你?所谈何事啊?”
其实那天情形,自然有人报于他知晓,现在不过是提个话头罢了。
对此刘琮心知肚明,将那天会面时所谈论的话原原本本的复述了一遍。
“你这孩子,好不知礼!”刘表作色道:“蒯先生是你的长辈,怎么能那样当众毫不留情呢?”
刘琮故作委屈地说道:“孩儿没说什么啊,倒是蒯先生后来有所悟,才匆匆告辞的。本来孩儿还想请教他许多问题呢。”
之所以提起这茬,是因为刘表深知蒯越的能力是很强的,不想让刘琮因此而将其得罪,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严重,刘表便放心了几分。
让刘表没想到的是,当他就刘琮编练水军、都督三郡军事之事和蒯越商议的时候,蒯越毫不犹豫的表示赞成。
这就让刘表有些看不懂了。莫非蒯越真的已经对刘琮毫无芥蒂,甚至转为拥护了?
蒯越还真是这么想的。
他自那天被刘琮点醒之后,回到府中思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跑去找兄长蒯良,将自己的想法言明之后,蒯良哈哈大笑,指着蒯越的鼻子说道:“汝如梦初醒矣!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既然选择了支持刘琮,那蒯越在这件事上表示赞同,就毫不意外了。
因章陵离得近,文聘先回到襄阳,对于此事他自然也很赞成,这其中,倒不是因为儿子文岱与刘琮交好的缘故。
在文聘看来,刘琮的能力是不错的,去年的宛城之战,以及后来南阳的种种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保境安民,抵御外辱,能做到这些的人,哪怕年纪比自己小又如何?
而随后赶到的黄祖,对于编练水军的事大感兴趣。至于都督三郡军事,他倒也不怎么在乎,真若是有个什么,看部众是听自己的,还是听刘琮的?
于是建安三年二月初五,刘琮正式以中郎将领南阳太守,都督南阳、章陵、江夏三郡军事,编练水军,移屯夏口。
消息传出,各方反应自不相同。
曹操对此心生警惕,却无暇南顾。袁绍因曹操与刘表议和,对荆州越发关注,特意派遣使者祝贺。至于吕布、刘备等,彼此相互提防,倒是没什么感觉。公孙瓒被困易京,这消息都不知道,袁术穷途末路,更是自顾不暇。
因此感受威胁最大的,便是江东小霸王孙策。
编练水军,移屯夏口,意欲何为?看看地图,其目的再明显不过了。
这是摆明了要对付自己啊。
而刘琮得偿所愿,紧接着便要安排一大堆事情。
水军不好练,都督更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赴任之前,刘琮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南阳这块根据地,更紧地攥在手心。非但如此,还要将其治理的更好,才能成为自己坚实的后盾。
当然在这之前,他还得和某人先摊牌,刘琮感觉到,说服他的时机,正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