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段距离,前面就是大片的稻田了,稻田里金黄色的水稻随着微风随风摆动,稻田里没有谁,土地很干涸,这是因为要收割了,农民们会把田里的水放干,然后晒田,这样产量会大一些,颗粒也会饱满一些,还方便收割。
徐志松在前面站定举起了右手拳头然后蹲下,后面的士兵们也纷纷蹲下将枪口对准前面的稻田。
观察了一下之后,徐志松喊道:“所有人注意,前方道路两侧稻田,以第三组为中心,成一字队形左右散开,各间隔五米以上!”
稻田里稻谷虽然不是很深,但是也是可以藏人的,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给后续部队营造一个安全的通道,对稻田里进行搜索式前进是很有必要的。
听到徐志松的命令后,第三组的两个士兵跟在他后面,其他各组分别向左右两侧散开,士兵们端着步枪相隔五六米的样子走下稻田慢慢前进。
水田的地势一般比较低,而且水稻稻草的高度有限,而且长得很密集,如果人藏在里面很容易被发现,只要看看哪片稻谷倒了就可能引起怀疑,所以日本人没那么傻会埋伏在稻田里。
徐志松一边走一边观察前方左右两侧的情况,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叫了一个士兵去后面喊来两个工兵跟在后面,以防止日本人在他们前进的路上埋设地雷,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出现的,毕竟地雷的制作并不复杂,简易的地雷更是容易制造,这毕竟是战争,任何小心都是不为过的。
还好,走了一公里左右都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此时距离日军阵地只有不足一千米了,前面地势开火,没有任何建筑和高大树木、植物、农作物挡住视线,己方的炮击仍在继续。
前面就是一个五六米宽的水渠,水渠上有下木桥,此时正有其他班排战时正在通过,这条横着的水渠在很长一段距离上就只有这么一个木桥,为不拥挤在一起,其他班排很多都直接下水趟过水渠,徐志松也让战士们不走小木桥,毕竟太窄了,一次只能过两个人,还不如下水走过去,反正水只有齐腰深。
趟过水渠之后就是一大片水塘,水塘里长满了绿色的浮漂,水中还有几只野鸭子在找食,尽管前方炮声隆隆,但是这些水面上的水鸭子却丝毫不受影响。
其他排从从水塘的旁边绕过去了,毕竟水塘的正面不是他们的进攻方向,这个进攻方向是徐志松他们这个排的,徐志松带着通过水塘中间的土路向前方前进,此地距离日军第一道防线阵地只有数百米,日军的子弹随时都可以打过来,因此通过这条通路的时候,整个排的士兵们都间隔距离很远,而且每个人都是提着不轻弯着要快速奔跑,以期尽快通过然后在水塘对面的旱田边上匍匐下来躲避着日军的子弹。
有惊无险的通过水塘中间的土路后,整个排的士兵都匍匐在水塘前面的旱田边上,这是大片旱田,田地种着豆子,豆子类的作物长不高,只起膝盖,但是趴在地上还是能够遮住身体。
略作休息了两分钟,排长一声大吼:“冲击进攻——”。
命令下达后,各个班迅速爬起来,在班长的带领下向前方日军阵地发起冲击进攻了,这里地形太开阔了,能够选择的进攻队形很少,徐志松喊道:“目标前方二百米,以第四组为准,全班成一字队形左右散开,突击——”。
战士们纷纷端着步枪猫着腰以极快的速度向前方冲过去,在冲击进攻发起后,日军防线阵地上却没有任何动静,要知道这里距离日军阵地只有四百米了,在这个距离上守军完全可以开火了,可是日军阵地上没有子弹射过来,华军军官们很快想到了日军这么做的原因,由于长时间的受到轰炸,日本的军工企业几乎全部被炸毁,因此日本人的弹药不多,阵地上的日军想要放华军士兵近了再打。
在冲击了一百米的距离之后,徐志松带着士兵们匍匐下来了,现在这里距离日军阵地只有两百米,日军阵地上已经开始向这边射击。战士们纷纷压着脑袋,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还有很多子弹打在前面的泥土里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时机枪班的两挺重机枪分别架在全排进攻阵线左右两侧的各一个小土堆上向前方日军阵地上开火了。
“哒哒哒”连续不停的射击,打量的子弹打在日军阵地前方的泥土上,溅起一阵阵灰尘,强大的火力压制得日军士兵们抬不起头,唯恐抬头就有被击中头部的危险。
徐志松见状立即喊道:“前两组,以第二组为基准,向前方一百米处前进,从左向右分组跃进,第一组开始??第二组,轻机枪跟上”。
徐志松一一指挥各组分别向前方跃进,这种进攻队形主要在开阔地带,且敌军火力严密,需要交替掩护前进时使用,之所以分组,是为了规避敌军的机枪扫射,如果全部集体冲锋,一旦敌军的重机枪开火,伤亡无疑会大得多,但是分组跃进就将伤亡减少到了最低。
十几秒后,前两组六个士兵已经抵达前方一百米处并匍匐下来,迅速占领射击位置向日军阵地开火,而轻击枪手和弹药收也跟在侧翼匍匐下来迅速向日军阵地对日军进行火力压制,看到这个情况,徐志松立即带领剩下两个三人小组向前方冲过去,有前面的六个士兵和轻机枪组进行火力压制,徐志松和后面的两个小组在冲击中比较训练,不过快要抵达的时候有一个士兵被击中倒地了。
“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