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退回来没多久,董卓也狼狈回来了。原来他带了三万人马跑去攻打先零羌,到了地方打了几仗赢了。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却发现,越打叛军人越多。等自己回过神来,一看,董卓傻眼了,自己居然被羌人给包围了。
原来羌人都是呼朋唤友,成群结队的。吃了亏,又有共同的敌人,于是一个个羌人部落汹涌而来。密密麻麻的大军把董卓给反包围了。
董卓没法。边走边战,退到一条河边的小村寨据守。如此相持了一段时间,差不多粮尽了。董卓连续买了数批信使前去求援,却一去无回,董卓就知道,只怕是折在叛军手中了。
没办法了,于是董卓思来想去,把主意打到了那条小河身上。率了众士卒冬天里修堰蓄水,然后在堰下捕鱼。
羌人也不来攻打,每日里只是远远跟着看戏。大概是觉得等汉人饿得差不多了,再一拥而上吧。
结果董卓白天二千人去捕鱼,傍晚回来就只有一千五百人了。羌人也竟然没有发觉。如此数次之后。河对岸有了数千人接应。于是董卓也不怕了。率了余部,尽弃辎重,大摇大摆的直接过了河。
等羌人发觉再来追时,董卓后军就把堰给挖了。羌人措手不及,被河水冲走数百人马。于是竟不敢来追。
董卓全军从容而退,人马倒是未折扣半个,只是饿得厉害。进了大营,干粮就着热腾腾的羊肉汤,呼噜噜的就开吃了。
张温一见,行,今年是没指望了。因凉州粮草运转艰难,于是率大军退回长安,上表朝廷,说自己带领大军把凉州贼赶回凉州了。到了金城郡,大战一场,因为有诸路羌人来援,恐不能敌,于是暂且休兵,待来日再战。
天子闻报三辅已无敌踪,祖先陵寝无忧。不禁长出一口气。他纵然是不惧千夫所指,但却不敢让祖宗不得安宁。
既然战事告一段落,那么长安也没必要养那么多兵了。于是lùn_gōng行赏,封董卓为斄乡侯;周慎为都乡侯;陶谦征拜为尚书;孙坚征拜为议郎;鲍鸿迁为军中校尉。刘备也升了一级,从都亭侯进封都乡侯,食邑一千户。
其余众人麾下将校,各有封赏赐下。
张温的封赏被诸臣给拦了下来,张温哪里都好,就是有一个污点。入台阁为司空时,向皇帝交了份子钱。其实这真不能怪他,皇帝死活要收钱。然后三公又基本上是汉朝官员所追求的职务巅峰,你说到这时候了,交不交?于是张温忍痛交钱,然后得以升任司空。
就是这么一件事,落在讲气节讲廉洁的满朝士大夫眼中,这就成了张温的污点。张温以不正常的手段位列三公,如今又立了功,还想升迁受赏,那就等着吧。于是一些眼红嫉妒的,和一些确实是不齿张温行事的,纷纷出言反对。
天子虽然不想怠慢有功之臣,可群情鼎沸,他也不好强行下诏,虽然他经常这样干。但似乎为了一个张温还不值得。于是便顺水推舟了。
刘备不知道明年,是否还要在凉州打转。打仗其实真的很累人。他麾下二万余部曲,一个个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着七情六欲。不是冷冰冰的机械。所以如何安抚他们的情绪,调动他们的士气,这真的是一个技术活。
还要加强体能训练,培养他们的纪律,培养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学会团队合作……别人的军队刘备不管,但他的军队,他一定要坚持这些。不为别的,就为他也在军中。或许一个极偶然的事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营啸,引起军卒的崩溃。所以为了小命,刘备制定了许多条例,比如不得欠饷,军官不得无故殴打士兵等等。
这一系列的动作,固然强化了他的部队的战斗力,却也让他营中事务显得特别多。特别忙碌。
刘备做二千石的高官也有好几年了。要是太平岁月,说不定一路下去,三公之位指日可待。死后搞不好还能陪葬帝陵。现在乱世初起,刘备却非常苦恼。
他有名望,有军队。但却偏偏没地盘。天子还没驾崩,朝廷还未丧失它的威严。各地州郡虽然叛乱不休,但也运转良好。日后割据一方称雄的诸侯们,还都老老实实的在全国各地为官呢。
所以刘备别说想要一块地盘来割据了,就是能不能一直保有手中这支军队,也是个难题。要是皇帝一时心血来潮,调刘备另任他职。他麾下所部,要么解散,要么就只能交给其他人来指挥了。
就像皇甫嵩回京,他的军队归张温指挥。后来朝廷征调董卓入京,让董卓把军队交给皇甫嵩一样。当时的董卓,已经有了底气和皇帝说不,可是现在,数遍天下,谁敢?
不过还是有眼光长远的投机者的。去年天下大乱的时候,皇甫嵩手握天下精兵,就有人进言,劝他趁机而起,南面称制。结果皇甫嵩这个汉室死忠,不但不听,还把人抓了起来送牢里去了。也不知道现在出来没有。
既然休兵了,刘备便上书张温和朝廷,准备告假。然后把过年的军饷物资一发,让该回家休整的士卒们回家。他也带着一大票人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刘备先是到了京师,拜见了岳父卢植和大舅哥卢敏,然后又陪着刘恪去了他岳父杨彪家。杨赐去世,刘恪按礼,也要在家守制。之前在军中无法,这次回来了,却是如何也逃不脱的。这次他就不能随刘备回涿县了。满朝文武,只要是刘备相熟的,他都一一拜会,又见过了周君晖等人。在京师盘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