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这万人煞社团的老大。这家伙还学过少林功夫,螳螂拳。邱老九是大二的,他对于这东西,可以说比众人的信息还要多一点。
“如果,你们只是因为螳螂这个名字,就小看他的话。那么,你们可就大错特错了。东一这家伙,在小学的时候,据说就是有暴力倾向的主儿。其后,在他读初中之际,更是去少林寺,学习了螳螂拳。回到学校之后,更是厉害非常!这家伙,在初中时代一直到高中,一直都是霸主的角儿。当然,也只有在这变态的枫林高校之中,他这样强悍的家伙,只能维持到今天这种局面。”邱老九冲着众人,滔滔不绝解释着道。
“呵呵,那是自然,也不看看这枫林高校是什么地方。在这里,可是所有不良云集的黑暗圣堂!是条龙就得盘着,是只虎就得卧着。”血祭王一副我以枫林为荣的模样,得瑟得冲着众人说道。
螳螂拳产生于明末清初,相传由明末清初王郎(山东栖霞人于七)所创。于七家道富有,酷好武术,曾投万贯家资往少林习艺,一心报效国家。无奈清兵人关,报国无门,他愤然回到山东,组织义军,与清廷作对。有一次因寡不敌众,几乎全军复灭,于只身走到崂山脚下,匿在渔民家中,清兵追至,于七急上崂山华严寺,找到以前同在少林学艺的师兄华严寺的主持和尚,以求庇护,师兄出寺一看,连忙入来,令于七换上僧衣,削去头,扮成和尚,并且以开水烫到他脸又红又肿,叫他睡在禅房、盖上被子,不得出声。俄顷清兵搜到,师兄说了这个是新来的僧人,患了天花病,清军官怕被传染,只望了于七一眼就退出来。根本认不出他,瞒过了清兵。师兄对于七说,外面风声仍很紧,叫他索性在此当和尚,避过风头火势再算,于七应允,因他是义军领,时有旧部下秘密找他,于七深居简出,不轻易见客,与旧部下定暗号,凡来找他的,必须写一个“王”字,交给守门和尚,守门和尚才允许进内。(“王”字就是“于七”两字的重叠)后来于七索性说自己姓王,人呼之为王郎,“郎”是男子汉的称呼,以后音误为王郎,“王郎”名字,一直流传至今。
这期间,主持师兄常与王郎交手,王朗屡被师兄摔于丈外,王郎羞愧之极,誓要苦练武艺,胜过师兄。师兄出外云游,一日暑天,王郎挟书到寺后林中纳凉,忽闻小虫悲鸣,回头一看,只见蝉与螳螂斗,蝉虽大,但不敌瘦小螳螂,王郎见螳螂进退有度、两臂爪运得迅灵活,似有拳理在内,大为高兴,又捉几只螳螂返禅房内,用瓦盆养着,用草杆戏之,留心螳螂动作,怎样闪展腾挪,刁勾缠挂,悟出了独特的拳法,又吸收了宋元明三个朝代十八家法的精华,为了灵活,用猴步铺之,共冶一炉,经过一段时期的苦心钻研,创出了螳螂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