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闵髯自从被皇帝任命,主持这次科考之后,一时间门庭若市,各处学子带着自己的文章诗词都来到吏部尚书府前,希望能撞大运,让吏部尚书指教一二,以留下个印象。
其实这事并不是没有可能,以前科考,就有人拿着自己的文章诗词堵在主考官府前,主考官看过此人文章后点评了几句,此人还真就及第了,因此考前投文这种事情也成了一段风景。
“这位兄台,能不能到后面排个队啊。”正在一旁思考的学子被此人一打岔,顿时有些不乐意。
来人正是刘经纬,在回来之前,他越好闵髯商量下一步龙腾改革的方向和手段,却是被这些学子堵在了门前,进不去。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确实是要去闵大人,还望海涵,海涵。”刘经纬也是科考过来人,虽然他的科考之路走的有些不太一样,但是也能理解这些学子的心情。
那王兄见这两人说起了话,顿时走上前来道,“这位公子,你就别挤了,挤不进去的,在下王子才,建议你还是在这等着好,即使我们两让了,前面你也搞不定。”,说罢朝着他们前头指指。
刘经纬顺着王子才的手指看过去,好家伙,只见在他们前面拾级而上,堵了不下几百人,天气又热,还不知道谁人得了那狐臭,一时间那气味是绝对不好闻。
“得,我不走正门,走后门总行了吧!”刘经纬无奈,双手一摊,说道。
那王子才和刚才那位正在沉思的学子望着刘经纬,然后相视一笑,说道,“哈哈哈哈,仁兄真逗,这年月,走后门的可比走前门的要多,不信你看。”那王子才又是一指。
刘经纬看去,只见旁边那巷子中也是车水马龙,估计得从后门那边一直排到了巷子口,一见这阵势,刘经纬也是没了脾气,思考着如何进府。
突然间,那站在前面的人突然出现了一丝骚动,也不知谁在人群中喊了一句,“诸位同窗,咱在这等着也是等着,要不找点事情做可好?”
众人一听也是,顿时便纷纷起哄,各自找地方坐了下来,刘经纬一路奔波,甚至连家都没回,此刻也是累的紧,索性也就跟着众学子坐下,凑个热闹。
“不知我等有何事可做?”又有一学子说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纷纷决定讨论时政,因为科考中,其他的诸子百家学问考的相差不大,但是这时政却是最难的一道,这也是龙腾学风开放,此时并不忌讳,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便说开了。
而刘经纬一听这题目,顿时心中暗自点头,接下来皇帝,闵髯和他三人组成的铁三角就是要从改革入手的,也不防听听这些人对时政的一些看法,他们想必也是代表了一部分士子的风向。
就在众人高谈阔论之时,一名学子的发言引起了他的注意。
“所谓时政,乃因当时之务,施适宜之政也,当因时就事,颁行必要之政,且不能因循守旧,所谓不合时宜者,当作此解。”
刘经纬闻言心中一动,在这保守的社会,能有如此见解,也是不俗,且先听下去,看他如何驳倒他人。
果然,待他言语一毕,就有人站出来道,“非也非也,先贤早有定邦策,祖制且能违背?太祖功高,以一策平天下,至今三百年矣,未见动乱,可见祖制不可违也。”
这是主流思想,此人这话一出,顿时获得众多学子的支持,那人也不胆怯,只是站了起来说道,“春夏秋冬,自古有之,昼夜交替乃是常理,有如冬穿棉袄夏穿纱,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若是不因时就事,岂不是不识时务?”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思索,有些人似乎有所悟,便不再搭腔,而是低头沉思。
“那依你之见,我龙腾诸郡,岂不是要各设法度,各司其政?如此天下岂有不乱之理?”又有人出来反驳道。
“嗯。”众人听罢,也是点点头。
刘经纬认识到,这次时政论辩代表的应该是保守派和改革派的一次碰撞,保守派自不用说,刘经纬从龙腾转过一圈回来后,就知道如今龙腾国不得不改,不改定然亡国,若改则还有一线生机。
“也不是不可。”破天荒的,此人似乎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待得听完那人问话之后,直接来了一句重磅的话语。
“轰!”此言一出,点爆全场,顿时便有那耐不住性子的人跳将出来说道,“此言大谬,若如此,我龙腾岂不是王国并立乎?汝出此言,安得何居心!”
“我龙腾立国三百余年,如今国泰民安,若是一改,岂不是动乱之始?到时候诸侯并立,且如何收场?哼!我等不屑与你这乱臣贼子为伍!”
“若让你这贼子当政,乃龙腾祸事也!他日我若高中,定然要参你一本,妖言惑众!”、 ......
此人一言,顿时引起公愤,本来他周围还有十来人围着,此刻却是立马清了场,跟他保持这半丈的距离,似乎若是离得近了,自己也会变成乱臣贼子一般。
那人见群情激奋,只是冷哼一声,闭上眼睛坐了下去,再也不说话。
这就是龙腾的国情,朝廷礼法,凡是不得有违祖制,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这群人还不待那人将话说完,便开始保持距离,在刘经纬看来,是迂腐之极。
“不知兄台所言,是何道理?是否能替在下解惑?”此刻发话的是刘经纬,他听此人话语,虽然狂妄,但是似乎对龙腾局势的见解非常独到,因此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