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不嫁高门>第7章 新的生活

京郊一带的村民,多种麦子和玉米。待到杨雁回身体大好之时,已快到了麦子成熟的时节。

杨雁回发现每日适量走动,能更加自如的控制身体,于是便常在院子中溜达。

因杨家靠近村郊,闵氏便叫她出了院子,在附近转转,多看看郊野的景色,心情好了,兴许对病情有好处。

于是,杨雁回每日吃过早饭后,便会出门溜达。

青梅村靠近运河,气候温润,村子周围是大片的良田,村内处处可见菜畦,房舍边一片片的青菜,小路旁一蓬一蓬五颜六色的野花,环境可谓清幽美丽。

她在这样的村郊散步,再看着家门外一望无垠的麦田,随着微风阵阵起伏,好似万顷金波荡漾,便只觉得心旷神怡。

回去后便是吃药,休息,读些有趣的闲书,去后头院子里逗逗大肥猪,欺负欺负鸡鸭,拔几棵青菜,如此反复,很是悠闲自在。

这一切,都和秦莞生前的所见所闻天差地别。

看来老天在某些方面还是公平的。深闺中的小姐虽然锦衣玉食,但却要守着种种规矩,半分不能逾越,一辈子活得心累。平凡人家的女孩儿,虽说为了生计要辛苦一些,但却更自由自在。

想着这些,杨雁回越发珍惜眼前的一切。她如今既不用为了生计发愁,还可以在乡间自由自在地玩耍。她的家人也都非常疼爱她,如今的她,可以随意向家人撒娇、使小性,简直像是杨家的公主一般。

麦子黄了后,没几日就到了夏忙,这一带人俗称“麦收”。麦收最忙的几天,杨鸿和杨鹤都不念书,天天跟着闵氏和杨崎去田里或者果园里帮忙。

好容易麦子收了、打了、秸秆堆了、晒好了,这才消停了。可是消停没两日,杨雁回又发现一桩奇事。

过了夏忙,便到了交田赋的时间。说起赋税,杨雁回便想起那首有名的《杜陵叟》: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这首诗当初看得杨雁回眼泪汪汪,觉得劳苦大众着实不易。

除此之外,她还看过一些记载前朝轶事遗文的书,知晓一些百姓交纳田赋的苦楚。

比如什么“粮胥税吏加米色钱”,是说税吏借口百姓上交的粮食成色不合格,要另外再加收粮食,其实多收的那些,便落入了贪官污吏的口袋。

还有更可恶的什么“踢斛淋尖”,是说粮胥税吏将粮食在大斛里堆成尖状,然后用脚踢,粮米便会溢出来。这样粮户交来的一石粮食,量出来往往只有六斗多。这么一来,粮户便要损失近一倍,而那些溢出来的粮食,便落入粮胥税吏之手。

杨雁回本以为,村民们这下定然要叫苦连天了,不想却意外看到另一幅景象。

在里正通知大家交田赋后,大家伙儿便在规定的时间里,用骡子、牛抑或驴子,套上平板车,装上该交的粮食,和里正一起往县城里去了。

由于人多,乡间的路上竟是车马络绎不绝。

交赋税的村民们不但没有叫苦连天,反而各个热情高涨,一路上都在和同路的人高声说笑。

什么“六大爷,这么大年纪了不在家抱孙子享清福,还帮着做这些啊?”“这也叫个活儿?我还能干不动?”

什么“婶儿,怎么只有你和大壮啊?俺叔呢?”“你叔染了风热,大夫让吃药休息,大壮还小,我怕他吃亏,不放心他一个人来。”

什么“三伯,多少日子不见了,您老最近好吧?”

还有什么“三槐啊,听说你家打下的粮食不少,同样三十亩地,你家比别人家能多收出一成粮食。你给我点麦种呗?放心,我不白要,我拿东西跟你换。”

反正人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

要说起来,交田赋还是杨家最显眼。单单麦子就装了五车,半熟的桃子又装了两车,另咸鱼两车。

起初杨雁回十分不理解,鱼么,自然是新鲜的好吃,为什么要做成咸鱼再上缴?

她便巴巴地跑去问杨崎,杨崎差点没把刚入口的茶水喷出来:“雁回,你病了一场,连这个都不晓得了?”

“额……”

杨崎:“那鲜鱼能拿去交赋税么?刚入库没两天就臭了。自然得做成咸鱼再上缴。”

“……哦”

就这么,杨崎和闵氏分别盯着粮食和鲜果上缴,杨鸿杨鹤则负责咸鱼,一家人吃过早饭不久,就和伙计一起装车,然后和大伙一道往县城里去了!

刚出了家门口就有人打趣呢,“看看人家杨叔,这叫个威风。咱全年收的粮食也没这么多!”听声音,说话的人年纪不大。

接着,就听杨鹤扬声接过话头:“跟谁哭穷呢,谁不知道你家有两顷地呢!”杨鹤一边说着,声音便渐渐远了。

想来这便是顺民罢,只要吃饱穿暖有余粮,便踏实本分的种地过日子。杨雁回手里拿着一卷书,坐在摇椅上,听着外头传来的种种声音,唇角微微翘起,她越发喜欢如今所在的环境了。

秋吟这时候从屋里出来叫她:“姑娘,好端端的怎地坐在葡萄架下喂蚊子?药好了,快进屋来喝吧。”

杨雁回闻言,笑容立刻消失,变作一脸的凄惨相:“我已经很好了,不用再喝了。”

秋吟走到她身旁,坚持叫她喝药:“这是最后一碗汤药了,好姑娘,你快来吧。”<


状态提示:第7章 新的生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