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上午10时左右,彭德怀与邓老一起来到中南海。
在昨天下午的政治局会议上,彭德怀因为是在会议开了两小时后才赶到会场,还不了解会议进行的全部情况,对这事关国家命运的大事,他也就没有轻易发言表态。毛主席还不知道他对出兵朝鲜是什么态度,而且常委已决定派彭德怀率军入朝,因此想亲自听听他的意见和看看他是什么态度,所以特派邓老接他来中南海个别交换意见。当彭德怀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两人在沙发上坐下后,毛主席点起一支烟用力吸了一口说:老彭,据朝鲜来的情况,美军和南朝鲜军队正大批越过“三八线”,因此政治局今天下午还要继续开会,在昨天的会议上,你没来得及发言,可你都听到了,大家摆了很多困难,当然,我们确实存在一些困难,有些是严重困难,但是怎样战胜困难,克服困难,我们还有哪些有利条件?不知你彭老总是怎么考虑的。
彭德怀喝了一口茶,望了望毛主席疲困的眼神,直言坦率地说:主席,昨天晚上我几乎没有睡觉,我把你讲的四句话,反复思考了几十遍,我体会到这是一个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强调困难的一面,不同美军正向鸭绿江进犯的危急后果联系起来考虑,不仅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难保,就连我国东北边防也直接受到威胁。出兵有利还是不利?经不定期反复考虑后,我拥护毛主席出兵援朝的英明决策。
毛主席听着彭德怀的话一边赞同地频频点头,一边兴奋地说:嗯,好哇!还是你彭老总有战略远见,看来你是百分之百地支持我罗!然后毛主席又仰躺在沙发上高声地说:我们有些同志,只看眼前,看不到将来,更有人被美国的飞机、大炮吓破了胆!我们过去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不都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优势装备的敌人吗?毛主席的话音越来越高,他的话,显然是有针对性的。两人又沉默了一会儿后,彭德怀将话题接过来继续:我们确有困难,大家摆的也是事实,但是,敌人也有困难,他们兵力不足,补给线长,从美国本土离朝鲜大约5000多海里。我们应全面观察问题,如果让敌人占领了全部朝鲜半岛,这对我国威胁很大。过去日本人进攻中国,就是以朝鲜为跳板,首先进攻我国东三省,然后又以东三省为跳板,大举向关内进攻的,这段历史教训不能忽视。这次我们的作战对象,虽然是在武器装备方面占绝对优势的美国侵略军,我们既不能轻视敌人,但也不能过低估计自己。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他的兵力是24万人,有空军支援,武器装备几乎都是美式的,比我军装备不知要好多少倍。我军只有25000人,只占敌军的十分之一,武器落后,每枝枪平均不过几十发子弹。陕甘宁边区地瘠民贫,人口才100多万,为什么我们能打败了胡宗南?一是我们是正义战争,是自卫战争;二是边区群众的大力支援;三是靠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全国政权,有几百万军队,有全国人民的支援,我们有对付敌人的经验,只要我们在战略战术上不犯重大的错误,我们就有信心打败美国侵略军。
如果没有苏联武器支援怎么办,彭德怀说:“苏联完全洗手,我们装备差得很远,只好让朝鲜亡国,是很痛心的。”毛主席聚精会神地听完彭德怀叙述的观点后高兴地用大手捶了一下沙发大声说:你分析得对喽!看来我们是想到一起了,现在美军、英军、和南朝鲜军队正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接近,麦克阿瑟已向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发出最后通牒,朝鲜已处于危急时刻,金日成同志要求我国尽快派兵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当前出兵朝鲜已是关键时刻,如让敌人前进到鸭绿江边,其后果不堪设想啊!彭德怀同意地说:“主席分析得对,我们现在就是要和敌人抢时间,不能再举棋不定了。”接着,毛主席又与彭德怀谈起了由谁挂帅的问题,并征求彭德怀的意见。毛主席紧锁双眉,若有所思地说:前些天我和恩来、少奇、朱老总商量的一致意见是派**去,因为他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不东北地区的领导人,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