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的名声一直不怎么好,无论是后世,还是在当时。
他的庙号是明熹宗,熹一般是封建时代命妇的一种封号,有功安人曰熹,意思是对于有功劳的安人,死后的谥号可以称为熹。这个设定有点囧了,所以肯定不是这个含义。
而后世一般人认为熹其实是“嬉”,就是光玩不学习。可实际上朱由校做木匠只是业余爱好,作为本职工作的皇帝职责,他还是有认真履行的,这在许多可靠的史料上都有详细记载。别人不知道可以靠脑补出许多不健康的内容,而继任者和天启帝经常接触的崇祯朱由检不可能不清楚。
熹宗庙号是崇祯所上,兄弟感情好,没理由黑老哥。“熹”者,乃微弱晨光之意,意为痛惜皇帝早死,未能发出他真正的光辉,很符合史料记录的事实。本朝皇帝基本不会给上代皇帝上恶谥的,而且熹字乃美字,所以那些把熹宗解读为恶字庙号的是不正确的。
当然了,后人是怎么理解的,就不是他们能左右的。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读书人,谁叫熹和嬉同音,还那么像呢。
当时的大明,朝中文官出于自己利益在黑,士子们受影响在黑,不明真相围观群众也跟着凑热闹,黑得不亦乐乎。关于朱由校的各种段子满天飞,大有大明朝药丸的感觉。
大家都说朱由校是昏君,努尔哈赤这些话听多了,也相信这个人不足为虑。
可就是这么一个360度无死角中枪的皇帝,竟然率领一支强军跑到前线来,把辽西将门一锅端,对后金控制的辽东进行战略反击,让努尔哈赤这个被上天眷顾的天命汗陷入绝境。
这显然不是昏君的作风。
努尔哈赤最重情报收集,接连的军事失败也让这位天命可汗更想知道自己面对的朱由校是什么人。
以往的情报肯定是不能信的,而《洪太辽东变法记》据说是这个大明皇帝亲自写的,有助于了解敌人的真实想法。
当时后金高层里,最通晓汉文的是皇太极,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十几名辫子戏里耳熟能详的清初名人都屏住呼吸在听他念《洪太辽东变法记》。
由于是刚入手的,这本《洪太辽东变法记》皇太极也没有看过,他也觉得新鲜。
书是用白话文写的,没有文绉绉的拽词,也没有让人不知所云的用典,比较容易理解。
大家听得聚精会神,甚至可以说是如痴如醉。而皇太极念的时候,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因为洪太,就是皇太极。这时候这个清太宗文皇帝也被明朝叫“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关于皇太极的译名,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皇太极和洪太主太霸气,朱由校看着不舒服,当然不能用。红歹是是蔑称,而朱由校写这书不是来骂街的,也没有用。俺答的儿子也叫黄台吉,为避免混淆,这个也不能用。
看来看去,也只有洪太最合适。
《洪太辽东变法记》,是一本详细记载后金政权高层皇太极在辽东进行改革的调查终结报告,菊座教给天启帝朱由检的作业。在结合厂卫一年来对辽东收集的情报后,朱由校必须用菊座几个月来给他上初中高中政治课的知识,用当时明朝社会能够理解的语言,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客观评价这次女真族的封建化改革。全书共十几万字。
好在这个作业菊座不要求独立完成,明确表示可以求助其他人,于是朱由校就把论文稿件交给另一个老师孙承宗和跑到山海关的邹元标把关,加以润色。这两个老家伙都是明代科举考试千军万马里考出来的,邹元标讲学多年,加上孙承宗多年在边关的对后金的熟悉,有他们帮忙,使得这本书很有可读性。
定稿后马上让跟在一旁的凯申物流员工汤爱民在手提电脑上打出文件,把文件数字化,通过无线电传输到北京紫禁城里的接收设备,在电脑上还原数据,然后直接用开在内库里的印刷厂打印装订送到城南的机场。老毛子弗拉基米尔用二手运五飞回北京,拉了一机舱过来山海关的机场。从定稿到散发油墨香的书本出炉,竟然只有一天。
薄薄的一本书拿在手里,良好的纸张质量和精致的楷体印刷文字,让朱由校不得不感叹科技发展带来的效率是多么惊人。
《洪太辽东变法记》开篇是从前一年的大明辽东大捷开始的,阐述了这场胜利对后金的影响,遭遇重创的爱新觉罗家族几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而皇太极为了挽救后金政权,开始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
书里从各方面来展现皇太极鼓励开荒,修建水利设施,魏忠贤在北方推广新作物时,他也马上引进马铃薯等新作物。使得后金地区粮食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给予底层汉民更多的自由和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定居和参军,汉族和女真族的矛盾有所改善。
在高层方面,积极仿效明朝政治制度,极力扩大后金国的封建统治基础,积极促进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一再打击八旗贵族分权势力,确立和巩固了王权。而努尔哈赤也是支持的,出于自救,八旗贵族也不得不积极配合改革。
这些政策在很短的时间里挽救了后金政权,在最初两三个月的恐慌和汉民外逃高峰后后金能够迅速的稳定,并能够迅速恢复生产力和战争潜力。
在讲述这些的时候,不是枯燥的数据和冷冰冰的事实,而是穿插许多小故事。比如指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