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大唐王爷>第十六章 长 短 之 道 (四...

次日,李宽不用去崇文馆学习,便先来到李渊的永安宫请安,时间不久便起身告辞,算算时间,这回儿李世民应该早朝已毕,正在太极殿中处理日常政务。

太极殿外,李宽正在等待李世民的召见。时间不大只见李世民的贴身内侍总管王德走出来大殿,身施一礼后笑呵呵地对李宽说:“楚王殿下,陛下召见,请殿下随奴婢进殿面君”。李宽对王德说了声谢谢,便随着王德进入大殿。

李宽走进大殿,见李世民正端坐在龙书案,面有不悦之色。身边站着几个大臣也是愁眉不展,好像是再为重大国事犹豫不决。李宽觉出与往日很是不同,若在以往李世民处理重大国事时,有子女请安觐见,一般都让其现在外等候,到国事处理完毕后在接见。要是一时处理不完,就通知子女不要等候直接回去。但今天显然君臣正在为国事犯愁,为何会让自己进来,颇为不解。

“臣,李宽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李宽身施大礼参拜。

“宽儿,快给几位大人见礼”。

李宽与几位大臣相互见过礼以后,李宽只是认识长孙无忌,其他的自己一个都没有见过,一问才知道这都是大唐的核心大臣。原来李世民正在和他们商议开放马政的事宜,说着说着便聊到那日考校时,李宽所说的马政可能带来的弊病。众位大人都是执政多年的官场老油条了,有着丰富的执政经验。听李宽所担心马政可能带来的弊端,非但不是无稽之谈,而且是真有可能变为朝廷的弊政,故而忧心忡忡。

君臣正在苦思不得以解时,李宽正好来请安。于是长孙无忌便说,既然楚王看出马政有如此多的不足之处,或许楚王也有解决之道,不防让楚王进来一起探讨。李世民点头同意后,这才宣李宽进殿。

李宽问完原由后,对李世民躬身说道:“臣年幼,尚无执政经验,只是从史书中看出些皮毛问题。陛下现在就问臣有关朝政大事,无异于问道于盲”。

“楚王殿下,不必自谦,殿下既然能从史书中看到问题,能些有不同的见解也是好的。殿下只管提出便好,至于说朝廷采用不采用都是朝廷中事,与楚王无关”。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辅机说的正是,朕也有此意,宽儿就不要在众位前辈面前藏拙了,说的好与不好,大家都不会对你有些许责备,你只管说来便是”。

李宽无奈只得点头称是,闭上双眼仔细的将自己的思路规整了一下,开口说道:“马政是必须要开的,臣认为汉初的马政制度虽然还不甚完备,但它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养马事业的发展,从而为汉王朝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集团、反击匈奴的进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关于一点君臣是一致的,纷纷点头称是。李宽看大家没有异议,便有接着说道:“但在行马政之初,太仆寺官管马,府州县官管民,似乎各有所职。其实马为民牧,二职难分。太仆寺官责在马,地方官责在民。因民而困马政,为太仆寺官不容;因马而疲民,是地方官所不忍,双方难以调和,这是朝廷政事向左所造成的。臣观史书,并没有提及任何解决之法”。

李世民再次点头。

“臣苦想数日,有了个初步想法,但不完全也不详细,也只是个大概”。

李世民一喜:“旦讲无妨”

“是,臣遵旨,第一还是要从西域诸国和突厥等处购买好马,因为只有有了好的马匹才能建立一支或者数支骑兵,马匹是能否建立起来骑兵的基础,也是必须的条件。第二臣听说马匹用途不同,有的用以冲锋陷阵,有的用以负载辎重,就算是军马,也大有分别啊。有的是百里马,有的是千里马,长途短途,全然不同”。说完李宽看着李世明和众位大臣,等待他们的回答。

李世民他们都是多年带兵之人,深知其中的区别,开口称是。

“臣听说蜀中、云南的马匹和口外西域的马不同,身躯虽小,却有长力,善于行走山道,也不知是不是。”

李世民对这点并不了解,转头看了看李靖。原来李靖曾在蜀中征战多年,李靖看到李世民询问自己,便上前开口说道:“回陛下,楚王殿下所说不错,川马、滇马耐劳负重,很有长力,行走山道果然是好的。但平地上冲锋陷阵,远远及不上口马跟西域马。因此军中是不用川马、滇马的。”

“臣斗胆建议,命蜀中和云贵等地官员,则其采购马匹事宜”。

长孙无忌看了看李世民,对李宽说道:“要是这样,会不会增加马匹采购和输送的费用,现在国库并不充盈”。他说完后,众人点头表示有此担心。

“长孙先生说的有理,但李宽认为,好处其实也是不少的,第一就是费用未必增加,大家都是知道胡马好,所以大家都把精神和精力放在采买胡马上了,这样的结果就是胡马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相反川马和滇马因平日里,很少有人顾及,马匹的价格并不高。所以只要朝廷采买时多加注意,马匹的价格即便上涨也不会有多少的,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减少了因朝廷大量采买胡马,所带来草原各部不必要的紧张和冲突,能更好的掩饰朝廷的意图”。

李宽喝了口茶,继续说道:“马匹的来源解决了,下面便是平日的饲养了,若是让朝廷专门派人饲养和训练马匹,长久下去,不但朝廷的费用负担不起,而且也会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和矛盾,若让百姓去饲养,都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长 短 之 道 (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