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大唐王爷>第十章 太 宗 登 基

有一名太监走到前面,手捧圣旨慢慢展开。

“皇帝臣世民,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后帝:历数有归,钦若景运,以命于裕。夫树君司民,天下为公,德充帝王,乐推攸集。……。。遂至帝王迁播,宗祀湮灭………则皇祚克复。及危而能持,颠而能扶,奸宄具歼,僭伪必灭。诚否终必泰,兴废有期。至於拨乱济民………。岁月兹著。是以群公卿士,亿兆夷人………遂逼群议,恭兹大礼。猥以寡德,托于兆民之上。虽仰畏天威,略是小节,顾深永怀,祗惧若厉。敬简元日,升坛受禅,告类上帝。”

听着太监宣读完登基诏书,接受了百官的朝贺。李世民笑呵呵地坐上龙椅,李世民对传旨太监一点头,说了一字“宣”太监拿出另一道圣旨开读起来。

“……程知节拜太子右卫率,食实封七百户……尉迟敬德授予太子左卫率,食实封七百户……杜如晦功擢拜太子左庶子,食实封八百户……。

李宽此时已经很是无聊。禅位和登基的大典,对于李宽来说枯燥至极,自己现在又无法退场,早就后悔昨天为什么没有装病,而躲开这样漫长乏味的场合。李宽知道在登基大典完了还有一场封后大典,现在的李宽简直是欲哭无泪。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世民身后走出一名身穿内侍总管衣服的内侍,不慌不忙的从衣袖中拿出一道圣旨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嫡长子李承乾……用命使礼官持节册命尔为中山郡王”

好不容易听完册封承乾的诏书,认为登基大典已经结束的李宽一抬头。

只见太监又拿出另一份甚至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见古公祖、父之迹,然后知王业之难。………咨尔李恪,乃朕之三子,质重性和………是用命使礼官持节册命尔为汉王。四子李泰………事臣仆,是用命使礼官持节册命尔为魏王”。

李宽看见一道道圣旨,顿时头晕目眩。

“楚王李宽从四下:中大夫,食实封七百户……”李宽迷迷糊糊听到自己的名字,连眼睛都没有睁开。

李宽只是在内心中不断祈祷赶快结束,这是的李宽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感觉到的是又饿又渴还困。

好不容易登基大典完毕,就剩下二个项目了,一个是封后大典,一个国宴。

封后大典要比前面简单了许多。册皇后之礼称“嘉礼”。皇帝下旨通知各衙门准备。礼部奏请由大学士、尚书各一人充当册封的正、副使,还要准备好金册、金宝,内阁大学士或翰林学士撰写好册文、宝文。行礼前皇帝还要派官员祭天、地和太庙。

封后大典已毕。这时殿外已经黑了下来

唐朝朝的赐宴是有讲究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大部分都是世袭的勋贵,文武官员能参加的可不多。

此时文武官员已经在文武百官都到丹墀按序班排好,至于李世民则是在麟德殿里面,等待着自己升座的时候。一名太监拿着净鞭出来,噼啪连甩三响,麟德殿的帘子卷起来。这个时候文武百官在开始准备进入麟德殿,在这之前是决不允许进入的。

鼓声第三遍响起,导驾官前导,尚宝司棒着玉玺前行,设在皇极门东西两面的大乐、设在皇极殿内的中和韶乐一起奏“飞龙引”之曲。李世民在内侍的引领下缓步的走了出来,走到龙书案的后面,坐到自己的龙椅上。

大臣们此时全都看着李世民,这位天子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小看他。那些小看李世民的大臣此时已经不知道在哪里了,对于李世民,这些大臣都是发自内心的敬畏。

外赞排班,班齐鞠躬,奏“风云会”之曲,再奏“庆皇都”之乐,三奏“喜升平”之乐。

李宽看着前面的大臣,心里轻轻的叹了口气,这样的形式主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一改。大唐朝已经和后世一样了,全是形式主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取消这些形式主义?在场的官员们并没有多么激动,他们早就把大朝会当成例行公事了,甚至因为有人起床太早,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瞌睡,便有专设的“纠仪御史”来提醒他,叫官员们不要交头接耳的说话、不要打瞌睡。

此时站在下面的大部分都是世袭勋贵,文官武将都要四品以上,。大殿里的人并不多,所以李宽能够把所有人神情都看在眼里。

御宴终于要开始了。御宴不是简单的宴席,作唐朝大臣福利的一种,国宴本身就是非常隆重的一件事情。

光禄寺设酒亭于御座下西,膳亭于御座下东,珍羞美味亭于酒膳亭之东西,设御筵于御座东西。仪礼司请升座,大乐奏响,李世民前后导引慢慢走上御座,乐声停歇。

太监甩响净鞭三声,文武上殿不由正门,而是从东西两侧分别进入皇极殿内,此时大圆桌子、高脚椅子都已经摆好,但群臣不忙入座,先要朝皇帝赞拜如仪。

在大臣们三拜九叩之后,光禄寺进御筵,大乐再次奏响,在王德为首的太监向御前献花。光禄寺卿开爵注酒,端到御前进第一爵,教坊司奏《炎精之曲》。

陆续换了《皇风之曲》、《平定天下之舞》等七套曲、舞,除了第一道酒群臣跪拜赞礼,之后每一道曲、舞都要朝御前进酒、进汤,群臣还得站起来肃立。

这一会儿跪、一会儿站、一会儿坐,繁琐的程序整整七遍,搞得李宽一个头两个大。这套程序做下来,饭菜还没入口呢。

状态提示:第十章 太 宗 登 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